屈原所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
王逸注:“有角曰龙,无角曰虬,言宁有无角之龙,负熊兽以游戏者乎?”
王逸只解释了什么是“虬”。字面的意思:无角的虬龙背着大熊游来游去,这里面应该有个典故。屈原只是问了在哪里?
在《七十二家评楚辞集注》里有“鲧化黄熊,较为近是”之语。
闻一多先生《天问疏证》说“鲧禹化熊”较为合情。
依据:《山海经•海内经》郭璞注释:……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
大体意思:鲧死后,尸体三年不烂,天帝派人用“吴刀”剖开鲧的肚子,禹出来了。
《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祀之。”
晋代王嘉在《拾遗记》卷二的开头:
这里记载了鲧化成了“玄鱼”,跟鳖差不多的动物吧。禹治水哪都去,就是不去羽山,因为那是他父亲的死地。
神话思维里,认为万物皆可随机转化,不但人与兽可以互变,动植之间,鸟兽之间,有生与无生之间,也能相互变化.鲧禹都曾化熊、化龙,甚至熊和龙也可以混着来。龙和鱼也能相互变化。红山文化即出土了玉制的"熊首蜷龙"或"蚕龙",算个证明吧。
最后吧,白头三整理一下思路:
尧帝在羽山把鲧杀了,尸体三年不烂,尧听说后不放心,派祝融拿着“吴刀”剖开了鲧尸,从他的肚子里出来个小孩,就是禹。鲧被剖开之后,尸体丢入“羽渊”。在水里鲧尸化成了“黄熊”,而禹变成“虬龙”入水,把他父亲鲧的尸首,驮到了岸上,入土为安了。
远古故事遗失,后来人星星点点的记录,有点难为人啊!
2023年1月8日 泉城居士白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