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朱一回到碾庄村,我就直接去了村办公室,因为我在半路上接到驻村工作队崔队长的电话。
一进办公室的门,崔队长就急切地说:“老温,赶紧跟我走,咱一起回县上,下午有个扶贫会议。”
从他的神色上,我感觉到一丝凝重,似乎有什么欲言而又止的感觉。
我和崔队长在村西的一个面馆里,要了两碗棍棍面。
由于扶贫以来,经常在这里吃面,就和面馆的主人熟络起来。面馆不大,是用彩钢搭建的屋子,倒也别致清爽;简陋的院子搭个钢木棚子,视野也算得开阔。在清凉山下,能有这样的面馆也称得上优雅可人。关键之处,是这个面馆做出的面食地道、可口、量足,确实有一种农家的味道。记得几年前的一个冬季,为了及时处理一起媒体报道移民安置房的建筑材料质量问题,我曾经在这里吃过热乎乎地棍棍面,那面条的劲道润滑,那调味的酸辣油香,那臊子的满口滋爽,过后始终让我念想。
吃罢饭,等我俩赶到县政府会议中心,会议已经开始报道签名了。
走进会议室,抬头一看会标,嗬,“嵋坞县扶贫工作警示教育大会”,我不由心里一沉,暗暗思量:这不是要处理扶贫中发生的有关事和人的问题么。
嵋坞县县委黎副书记主持会议,开门见山地说:同志们,现在开会。在目前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刻,大家都很忙,所以咱们就开短会,开管用的会。今天的会议有三项议程,现在进行第一项,由县纪委书记常清廉同志通报近期扶贫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的情况。
常清廉书记通报完毕,大致上就是涉及长安市电视台《每日对焦》栏目曝光嵋坞县近期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是主管扶贫工作的解副县长安排部署近期的扶贫工作,以及工作纪律要求,最后由县委路书记讲话。
路书记对媒体报道出现的问题大为光火,指出还有没有报道的问题,比如他走访的贫困户提出要种植脱贫、养殖脱贫的问题,但是我们的“一对一”帮扶干部大而化之,不负责任!碾庄村一个贫困党员有养殖技术,但是缺乏扶持资金,我们的帮扶干部置之不理,不去协调有关部门,这是典型的假扶贫!同志们呐,扶贫工作是我们当前的头等大事,头等大事!马虎不得!我已经给市委做了保证,如果嵋坞县的扶贫工作再出问题,我就向长安市委打辞职报告!
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头“嗡”地一下大了。哦,让我来开会,就是让我接受警示教育。这是没有点名地批评啊!
羞愧,真羞愧!于是勾起我给老朱购买羊的事来。按照镇上的要求,各村开始普查贫困户的创业技能,开展创业扶持,村里在广播中通知了各贫困户,要求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自己写好申请书,报到村文书老狄手里,由老狄装进各户的建档资料里,等待政策开始落实,这是清明前后的事。作为“一对一”帮扶干部,我是六月初才确定下来帮扶老朱的,又没有翻看老朱家的原始档案台账,所以导致我不知道老朱申请过养羊这回事。
七月初,路书记下基层走访贫困户,在碾庄村,他问老朱家里计划养羊道脱贫措施时,老朱嘴里胡打乌拉。
那天正好由于单位业务工作的需要,我陪同一家央视主流媒体走访嵋坞县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企业座谈工作,没有在碾庄村里。但是先一天镇里才紧急安排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的,真没有想到第二天路书记下来就要兑现结果。
路书记离开碾庄村后,崔队长就电话告诉我:务必放下单位的所有工作,第二天来村里解决老朱养羊的事。
翌日,我们焦急地等待着老狄找寻卖羊人家的消息。因为老狄也是养羊的高手,他的养殖技术在清凉山一带还是很有名气的,那眼尖的,一瞅母羊,就知道大约什么时间需要配羊羔;一盯大肚子的母羊,就能说出一胎能下几只羊,可神气了。还是老狄的办法大,终于赶在路书记要求的下午上班前完成了老朱养羊的目标。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么回事。
会议结束了,这个没有点名的批评,一下子传到镇里,也就传到伏村长的耳朵了,据说这个直性子脾气的伏村长听说给我了严重警告处分后,立马骂起来:昨天才紧急安排,今天就要养羊到位,简直就是锤子举措!不管十月怀娃,只问赶紧生娃,就是故意整扶贫干部,这就是急功近利而又明哲保身的怂势子办法。
我是稀里糊涂地走出会议室的,但是内心深处却在不断暗示自己:要理智,要理智,压得住怒火,守得住幽怨!不当冲动的魔鬼!人在事中迷,自己省自己!脑海中忽而闪现出清代三朝帝师翁同龢的名联来: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静气制怒!这样想着,也就不动神色了。
我看见崔队长也是拉着个脸。这个年轻的城里人出任驻农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吃住都不习惯,开着自己的私家车,还得任劳任怨,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地为村里奔走着,还得干着帮扶贫困村兼顾贫困孤儿的事。
坐在他的车里,我感觉很愧疚,低声对他说:“崔队,唉,让你跟我受牵连了。”
他一边驾驶着车,一边低沉地说:“老温哥,没事,咱干好咱们该干的善事,不欺心就行了。咱还是赶回村子,安排好明天的事。”
回到村办公室,驻队联络员孙仲谋——我们的大笔杆子,分别给我和崔队长倒好了水,坐下来说:“刚才县培优青年志愿者协会联系明天过来一起扶贫的事,我已经安排好了,村里的石书记电话安排好了村干部、放假的孩子明天一起参加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伏村长刚才就明天的活动也反复叮咛了其他村干部后,说家里有事早走了。”
“那办公楼上的国旗咋还没有换?”崔队长低声问道。
“崔队,最近都很忙,又没有人进县城去,加上村里抗旱也开始了,这边还得反复填写这一摊子表格,人都拉扯不开,夜黑你不也是加班到十一点才结束了。石书记也安排村里换新的国旗,可能就这一两天。咱们不好意思给村里反复提要求么。这也是个贫困村,没有企业,资金本来就短缺。”孙联络员说。
崔队长严肃地说:“这个问题涉及到《国旗法》,咱们有责任提醒村里,也算脱贫中的普法宣传。”
我不好说什么,因为我的心里还没有摆脱下午县上警示教育会议上的情景,又不敢表露出来。
驻村第一书记老贺过来,给崔队长说:“崔队,咱们各自帮扶的贫困户,按照帮扶纪实资料簿上的规定,咱还得如实填写当天的活动纪实,还得贫困户签名押印。比如你和孙联络的这个实际情况,按照规定,还得你俩各自写个情况说明,我和村监委高老师签个名备查。”
“好,还有什么事吗?”崔队问道。
“还有就是刚接到通知,今晚又是和村干部一起在办公室收看长安市电视台的《每日对焦》栏目,看看曝光什么问题,引以为戒。”
“好,那就通知一下要参加观看的所有人按时到会议室来。按照规定,拍照留做资料上报镇扶贫办。”
我细算了一下,这已经是第四次在村里收看《每日对焦》,不知道又有哪个帮扶干部将要被问责了。想到这里,我的心又沉了下来。
奇怪了,嵋坞县真是倒霉到家咧,《每日对焦》栏目近期几乎天天都是镜头与嵋坞县对焦了。
反过来一想,只有做好自己真实帮扶的事才是上策,才能免得被问责。这样想着,倒也有点坦然。
走出村办公室,遇见了给羊割草准备回家的老朱,我硬着头皮问了一句:“朱天鹏,你把羊经管好,把你的窝棚也打扫干净些,不要邋遢的怂样子。”
“老温,今天你咋还叫我的大名,我是一直听你的话,你说咋闹就咋闹。走,在我屋吃饭走。”老朱说。
他拉着架子车,弓着腰,那缺精神的样子我一看就来气,加上下午发生的事,我不由得叫了他的全名。
“你大和你妈都没有吃上你的饭,你叫我吃饭就存心是耍嘴,赶紧回去喂羊,操心你大、你妈吃饭着。”我盯着老朱,挖苦着。
“听你的,我回呀。”老朱似乎有点尴尬地拉着架子车走了。
夜幕下的清凉山,青黛色的轮廓显得谜一样迷人。这倒让我想起几年前我写的《嵋坞县清凉山的来历》的传奇故事来。炎暑下,骑着青牛的老子、背着包袱的弟子尹喜、挖药材的何阳药师、那沁人心脾的清泉,尤其是老子吆呵青牛的“嘚起”声,似乎划破时空,钻进我的耳际。这一幕幕闪入我的眼帘、大脑的场景,赶走了下午的不快之事。
仰望一步步靠近的清凉山,我要去找到那药王庙前的神泉,思考自我,荡涤私念,寻常道。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五日于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