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有三个孩子:大哥、二哥、我。大哥比我大五岁,二哥比我大三岁,我们三个从小到大没有拌过嘴吵过架。妈说,养我们三个没觉得费劲!
说说大哥吧——
大哥比我大五岁,所以在一起玩耍的时间不多,他总是和他同龄的小伙伴在一起。大哥小时候身体动作发展好,做什么事情都利落,不怕吃苦。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儿,小时候由于淘气拿了妈10元钱,被妈知道后一顿好打(那时我们进城爸妈才给1元钱,就买许多的好东西,比如几分钱的笔、本、橡皮等,还能喝一碗当时最时尚的羊汤加烧饼)。所以妈是气急了,至此之后大哥再没有拿过爸妈的钱。
大哥不善言谈,说起话来直性子,不会拐弯,但是很善良,对人能帮则帮,能出力则出力,做什么事情都实在。所以和他合作做事你一百个放心,不会有半点私心,他总是为人着想。
说说二哥和我吧——
二哥在我的心里是完美男人!爱运动、爱艺术、细心、顾家、会教育孩子,喜欢种植花卉植物,没有他做不好的!
上图是二哥家里种植的葡萄,每年收成都好,给这家送,那家送。每年二哥还专门为我留一些,葡萄特别甜,从来不打农药,绿色无污染。
听妈说,小时候的二哥不多说话,我刚出生,他总是静静地坐在炕角,不知在想些什么,一天又一天!
我和二哥上了小学,不知何时他喜欢上了绘画,那时能接触到绘画的是村里经常给棺材上绘图的画师。二哥向人家借了一本关于植物类的绘画书,也跟着画起来。我偶尔在旁边看他画画,感觉好极了,也忍不住画上几笔。二哥上了师范后,由于他绘画感觉好,师范美术老师看上了他,让他学美术,哥没有选择,但后来毕业若干年后还听哥说,他后悔了当时的选择!但哥没有停止热爱艺术的步伐,现在还经常练毛笔字,过年时写上几副对联。
我还记得小时候二哥经常带我玩游戏,特别是用扑克牌玩数学游戏,印象最深的游戏是《凑24》。两人轮流接4张牌,将牌上的数字用“+”“-”“×”“÷”运算,看谁先算出得数24谁就赢。可能是因为经常玩数学游戏,从小到大我的数学不怎么下功夫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喜欢几何中的证明题,当证明出一道题时,特有成就感!以至于初中的数学老师对全体同学说:“人家杨俊丽,不管坐在哪里,学习都好!”(因为上学时自己个子高,所以座位总是在后面。)让我最骄傲的一件事情:有一次乡里进行数学联考,我们学校只有一个人及格,那就是我!有的同学问:“你怎么学的?”其实没有什么经验,只不过是课上的20分钟专注听讲就好,平时也不多做题,理解了就好。
上完师范,二哥到了小学就职,几年后做了校长。后来由于身体的原因,做了中学老师。二哥是全能,代过数学、化学、历史、政治,代哪一门课学生都喜欢,成绩也好。这不是最酷的,最酷的是二哥画画得好,字写得好,爱运动,学生们各个都喜欢。听妈说,有一次她到学校找二哥,学生们围过来热情地说:“奶奶,您找我们杨老师?我们给您找去!”那热情劲,带给了妈自豪感!此时响起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三十年前,望父敬子;三十年后,望子敬父!
在后来的后来,我们三个分别成了家。现在虽然不多在一起,但每次回家,看到哥哥们的眼神,就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关怀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