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陈婷收拾好行李,一早坐上了回 贵乡的高铁,高铁后还需要坐上一段小巴,回家的路有点远。昨晚收到他去世的消息,她的内心没有过多的伤心,只有淡淡的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像是脱离一种长期加于身上的枷锁。是她变得冷漠了吧。在逃离那个令她窒息的地方后,她一次也没有踏上过回家的路。
客厅里,他的遗照挂在墙上,照片没有笑容。陈婷戴上孝为他守灵,那个离世的人是她的父亲。她没有流泪,平静的接受着一切,直到葬礼结束。
陈婷看着墙上那些奖状,已经泛白陈旧了,但她还是一张一张认真地看着,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贴得满墙都是, 奖状是妈妈一张一张贴上去的,这里有母亲的温度,这个地方是家里最柔软的地方,妈妈说这里更是她骄傲的地方,是一个会发光的地方。
记忆中,她在这个家从来都没有好好地笑过。唯一得到的一丝温存是妈妈给的,但她的妈妈太懦弱了,从不敢反抗,哪怕被打的遍体鳞伤。陈婷不喜欢妈妈这样,逆来顺受从小就不是她的性格,妈妈不敢做的事,陈婷敢,从小她就懂得反抗。看到妈妈每次被打,陈婷都会去反抗他的父亲,只是她越反抗妈妈就被凑得越重。每次都是母亲护着她,把她抱在怀里,那一拳一拳的垂打就直直地落在了母亲的身上。
小时候的陈婷不明白,为何父亲不亲她。直到一次父母的争吵才知道,就是因为她是女孩子,她不明白,女孩子也是他的孩子呀,为什么父亲就不能像其他人的爸爸一样疼爱自己呢。小小的陈婷去问妈妈,妈妈说:“是因为妈妈的身体不好,不能再给父亲生一个儿子。”
自此陈婷明白了,她拼命地读书,她要用成绩证明给父亲看,女孩子也可以很优秀的。她一次次地把奖状拿回家,拿给父亲看,父亲总是说:“读书好又怎么样,优秀又怎么样,长大以后还不是一样要嫁人的。”父亲总是喜欢把怨气发在母亲身上,怨母亲不能再给他生一个儿子。
陈婷更加卖力地去读书了,把学校所有能拿的奖全都拿了,渐渐地,陈婷成了一名学霸,在学校也出名了。陈婷用心地付出慢慢地改变了父亲的暴戾,打母亲的次数也少了。但对于生儿子这个事,父亲还是非常地有执念。父亲总是想着法子,从外面搞来很多的生子偏方,强逼母亲喝下去,每次母亲都喝到吐。母亲就这样被父亲来来回回地折腾着,身体是越发地差了。
待陈婷上到中学的时候,母亲也撒手人寰了,留下了孤单的陈婷, 陈婷在世上仅有的温存也没有了。在母亲离世后的半年,父亲又另外成家了,陈婷成了这个新家的多余品。现在的父亲虽然没有待她很亲厚,但因为读书好,对她也尚算尊重,只是他们 父女之间更多的是一份疏离。
不久,弟弟出生了,父亲如愿有了一个儿子。之后,父亲把所有的宠爱和温暖都给了弟弟,哪怕弟弟是需要天上的星星,父亲也会想办法摘给他的。弟弟出生后,家里的笑声是多了,但这些笑声里没有陈婷的。她不管这些,只埋头苦读,她渴望知识,知识能带给她力量,等她攒够力量的时候,就有资本离开这个家。
年幼的弟弟总喜欢哭闹,父亲总是心疼地抱着、哄着。陈婷看到,满眼的羡慕,她很想问父亲,年幼的我,你有这样抱过我吗,有用心疼的眼光看过我吗。陈婷也会去抱弟弟,奇怪的是,只要陈婷抱上,弟弟就会停止哭闹,还会报她一个微笑,这微笑很天真无邪,很是治愈。陈婷抬头看天空,默默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现在的这个家也有人会对我笑了,妈妈这是你的守护吗,是妈妈你给我的一丝温暖吗。妈妈,我很想你啊!
陈婷读到高三的时候,父亲和后妈就表示不能再读了,女孩子读到高中已经足够了。陈婷努力争取并表示以后的学费自己负责。高中毕业,陈婷是县城的状元,她报读了某市的重点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她明白,只有法律才能保护弱小的群体,她立志要为弱小群体发声。通过自己的努力,陈婷又继续读了研究生。现在的她已经是某市出名的律师。
陈婷离开那个家很多年了,对于曾经的家,她毫无眷恋,唯一令她有念想的是弟弟。这些年,弟弟努力修补她和父亲的关系。只是曾经破碎的童年,缺失的父爱,是需要漫长地修复,这漫长的修复之路需要用陈婷的一生去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