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间没有稻谷。有一对老夫妻天天吃的是白面,吃得厌烦了,昼夜念叨说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换换口。
这些话被他家的小猫小狗听见了,小猫就对小狗说:“你天天吃得饱饱的,能不能替主人想个法子,弄点什么别的东西给他们吃呢?”小狗沉吟了一会说:“这,这事可不好办啊!”小猫说:“你不能上天去看看吗?”小狗问:“怎么能上去呢?”小猫说:“东边那条河一直通到天上,你又会凫水,就顺着天河上去吧!”小狗听它这么一说,就点点头说:“好,我就去跑一趟。”
第二天,小狗吃得饱饱的,顺着天河向天上游去。整整游了一天一夜才来到天上。小狗来到一块水田边,只见田里是一片金黄的稻谷,稻穗子有尺把长,涨鼓鼓的粒子。小狗想:这稻谷长得真好啊!于是它就思咐着,想向玉皇大帝禀告,要点稻谷回去传传种。
玉皇大帝见小狗大模大样地朝他这边走来,便责问道:“你,你是什么东西?敢到我这儿来?”小狗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人间的小狗,我的主人想吃稻谷,我是来求玉皇大帝给点稻谷种的。”玉皇大帝听了,把小狗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说:“噢,你是到这儿来讨稻种的,可是你什么东西也没带,怎么把稻种拿回去呢?”
小狗听见这话也是一惊,但他眉头一皱,就有了主意,说:“只要你把稻谷给我,我自有办法。”玉皇大帝感到很奇怪,这家伙什么东西也没带,怎么能把稻种拿回去呢?我倒要看个明白。他吩咐道:“碧云仙子,你带它去拿稻种,回来要告诉我它是怎样把稻种拿回去的!”碧云仙子领命,带着小狗来到粮仓。小狗一看,哎呀,到处都是稻谷和其它粮食,堆得比山还高还大。就在这时,碧云仙子说:“你拿吧,要多少拿多少。”小狗连蹦带跳跑到稻谷堆上,打了好几个滚,稻子沾了他一身。然后,他便告别碧云仙子回去交差去了。
再说小狗讨得稻种后,又顺着天河游了回来。回到家里一看,小狗吓了一跳,自己身上的稻种都被河水给冲掉了。小狗真后悔,怎么把这事忘了呢?就在这时,小猫过来了,它把小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最后又看看小狗这副难过的模样,忍不住提醒它说:“小狗你看看你的尾巴!”小狗回头一看,可把它高兴坏了,原来它凫水的时候尾巴翘在水上面,尾巴上沾的稻种一个也没有少!
这时,老夫妻俩也来了,看到小狗尾巴上的稻子,起初很奇怪,后来听小狗一讲,也都很高兴。他们俩连忙把稻种取了下来,按照小狗说的法子插在水田里。第二年,这对老夫妻收了许多稻子,他们有大米吃了。为了感谢小狗的功劳,他们每顿喂小狗三大盆大米饭,而只喂小猫三碗。
日子久了,小猫很不高兴,心里想:小狗什么都不能干,我最起码还会捉老鼠吧!再说上天取稻种的主意是我想的,它凭什么比我多吃这么多?不行!我得跟主人说明白。小猫于是便在老夫妻面前把心里的话全说了,大意是按照小狗的功劳根本配不上每顿喂它三大盆白米饭。老夫妻俩一想也是,就统统削减了他们的配额,一顿给小狗三大碗,只给小猫吃三酒盅。这一下小狗也吃不饱,小猫就更不够吃的了。
有一天,小狗发现小猫鬼鬼祟祟的溜进厨房,跳到灶上,大口大口地偷吃锅里的饭。小狗气坏了,窜上去就咬小猫,吓得小猫没命地跑。小狗边追边骂:“打死你,打死你这个偷吃扒拿的东西!”小猫被逼得没法,爬到树上去了。小狗不会爬树,气得它跑回去告诉它的子孙们:“以后只要看到小猫就咬!”所以,直到现在小狗看到小猫还会死命地追。
笔者点评: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同享乐。故事中小猫小狗在为主人分忧的时候,能同心协力,取得成功。但在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却发现主人分配不公,因而心怀怨怼;二是告密者没有好下场,这会悔了大家的幸福。譬如故事中的小猫,告了小狗的黑状,结果二人却被主人共同削减了配额,搞得谁也吃不饱;小猫因饥饿而偷食时又被小狗发现,被追得惶惶不可终日,最终还结下了子孙仇。真是何苦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