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选出人才的标尺,曾经有这样一种说法,一流人才军界和商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三流人才在学术界。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带兵的将帅,指挥千军万马,不能出丝毫差错,一步错,就可能丢了性命全军覆没。商界也差不多,投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错一步,血本无归。这个很考验人的智商。而政界就好的多,就比如计划生育,先是一孩政策,过几年不好了,可以改成二胎放开,再不行,就来个放开三胎。没有关系,随时可以调整。而学术界就更不用说了,一次不行,可以多次。作为文艺界的作家写文章,可以反复修改,永远可进可退。故作家也是八十年代最流行的职业。
高考落榜成作家的比比皆是。如写出《白鹿原》的陈忠实,就曾经高考落榜,回乡后成了代课老师,开始搞业余文学创作,从报刊发表散文起,一步一步走上文学的殿堂,最终以《白鹿原》问鼎茅盾文学奖。
还有高考落榜成作家的余华,余华小时候喜欢看书,打下了很好的文学基础。可惜1977年恢复高考,余华落榜了。后来跟他爸爸学做牙医。在他做牙医的对面是文化馆,看到文化馆里的人好像成天游手好闲,轻松自在。他有些羡慕,就问人家,怎样才能进文化馆工作?人家答:画画、作曲、写小说。
于是余华就开始了写小说,其实那时余华只是爱看书,对写作一窍不通。但他有股钻劲,有毅力,天资聪颖,爱思考,具备一个作家的所有潜质。但是许多作家也不是百发百中,一炮打响。而是九死一生,历经波折。余华的最初写作也是如此,写作五年,到底写了多少,自己也没有统计,但都被退了回来。
不过余华天生有股不服输的志气,好像跟出版社较上劲了,你越退,我越要写。
直到九十年代,余华渐渐迎来了转机,作品发表了,还收获不菲的报酬。他的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跨身中国当代前沿作家行列。1998年《活着》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还有两次高考落榜成作家的琼瑶,也是一个典型的人物。
作家这个职业,是很多人最后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