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路骋的课,关于沟通中的协调部分他有讲到三点:
1.给对方戴高帽 把他架上去。
乍一听,充满了谄媚,让人避之不及。可是有时候这些话不好听但是好用。比如近期应用在印度客户询盘上的一个例子:
两封询盘往来之后知道客户是将产品用在他们新产品线上的,目前只需要5个样品。在第三封邮件的时候印度客户让人意外而又不意外的提出了免费拿样的要求。以往我对这样的要求会反感,回一句,抱歉没有免费样品可拿。
这次我会和客户讲:想必您也是位专业的采购(看数据账号注册11年了),公司规模不小,您应该很清楚样品的价格就是会高一点儿,当你们需要批量产品的时候我自然会提供较低的价格给你。客户回:我们公司很小,把付款账号给我。
这里涉及两部分,一个是我们自身态度,另一个就是方法技巧,所以第一点可以应用在这样的场景中。
2.互换立场 从对方角度想
还是以客户询盘为例:客户第一封询盘内容多半只是产品+数量;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对客户有初步的判断加推断,进而了解到客户更多需求,参考报价利润百分比,提供针对性服务和在这基础上筛选需重点维护的对象。
第一封询盘我们会以问题为引导,两到三个问题。多数情况下上来就问客户问题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反馈,客户会反感和失去耐心。但是加上一句话,效果出奇: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向您提供相应的精准的服务。二次询盘回复率大幅提升。客户会感觉到我们是在向他们提供帮助,他们自然愿意配合。这一方法适用于和客户沟通谈判的各个阶段及周期。
3.借用背书 让资源浪打浪
课里举了马云在创业初期想举办一场论坛,通过自己的喜爱和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的描述打动并请到了金庸先生,再利用金庸的影响力请了另外两位喜爱金庸的大佬,最后搜狐张朝阳看到网易和雅虎都去了,自己也欣然前往。
我们在邀请别人参加一项活动的时候可以讲出有些影响力或者和他有关系的人有来参加,你也来吧。比单纯的我先通知的你,你过来吧(上次的活动邀约,我就是这样说的)。这样效果要好。
对于这一点,我还没有体会过,但是已经有了指导,就可以去尝试和应用。要把信得过觉得有道理的话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