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姆》围绕IQ仅为70的爸爸山姆及其聪明的女儿露西展开,讲述一个不聪明的人为一群聪明人上了一节“爱的教育”的故事。
这部影片在探讨“爱”的同时,也展现美国精神疾病患者的生存状况。
山姆智力相当于7岁儿童,他身边的朋友也患有各种精神障碍,可是他们却能独自到商店买东西,到餐馆享受美食,到法院出庭作证,甚至还能到星巴克找到工作。他们和正常人一样,享有受教育、就业等权利,他们过着简单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他们在社会上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这是真实发生的吗?还是电影美化的呢?
对此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
查阅资料后,我发现影片里“喜憨儿”的生活状况并非虚构。美国被誉为“弱势群体的天堂”,上至政府,下至平民百姓都为残障人士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美国政府出台的《美国残疾人保护法》,保障了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这项法案立足于包容,旨在帮助残障人士掌握自身权利和经济独立,让他们能得到医疗、教育、培训和康复等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它规定残疾人就业不得受歧视。如果弱势群体的权益被侵犯,他们可以向法院起诉,而他们通常也是胜诉的一方。对于残疾人来说,工作不仅仅意味着收入来源,更是获取自信和自尊的重要手段。影片里,山姆能在星巴克找到工作,甚至得到提升,想必也有这个法案的功劳。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福利也向弱势群体发放补助金。如果残疾人有能力独立生活,这笔补助金就作为工作收入的额外补充;用于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如果残疾人生活无法自主,他们既可以选择住在福利院,也可和家人同住。他们的日常开支和医疗费用由政府承付。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残障人士的后顾之忧。
在美国,社会上有很多为残障人士谋求福利的公益组织。有些基金会为弱势群体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找到一份工作。有些公益组织致力于残障人士的心理建设,专门开设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为他们心灵找寻一处休息的港湾。有些公益事业注重残障人士权利的保护,为他们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等服务。社会群体和学生也都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
美国政府和社会携手努力,让残障人士有尊严地活着。
目前,中国约有8500万的残障人士,其中像山姆一样的“喜憨儿”约为600万,可是我们似乎从未在大街上看到过他们。
一个喜憨儿的妈妈接受采访时候说:
孩儿的爸爸在他一岁的时候就抛下我们母子俩,他是我一个人带大的。我只能趁他睡着的时候出去打点零工补贴家用。他现在14岁了,很乖很听话,可是我都不敢带他出门,因为别人老是对他指指点点,还会嘲笑他,他很敏感的。我现在快40岁了,可是我不敢生病,不敢老去,我担心我走了就没人照顾他。
这恐怕是国内所有残障人士亲人的心声。
残障人士的生活远比普通人来得艰难,他们往往需要花费比常人多好几倍的努力才能习得一项新技能,可他们不会偷懒不会放弃。洗车对我们而言是很简单的事情,喜憨儿却需要花费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学会。另外,即使他们费劲千辛万苦掌握了一门手艺,也很难找到工作。中国残疾人士的就业率约为45%,但喜憨儿的就业率不足10%。
作为正常人,我们只是比较幸运,生来免遭这样的痛苦和遗憾。
罗本斯曾经提出一个“无知之幕”的概念,大意是:在人们给予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员的正当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约定好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走出这个幕布后将在社会/组织里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然后大家讨论针对某一个角色大家应该如何对待他,无论是市长还是清洁工。
“无知之幕”下的决策一般能保证将来最弱势的角色能得到最好的保护。
所有人的人生轨迹,都是未知的。我们不能知晓自己下一秒会飞黄腾达成为人生赢家,还是跌入谷底沦为弱势群体。就像2020年爆发的武汉疫情,我们无法预测此类黑天鹅事件,但灾难面前人人平等。为此,我们更需要善待喜憨儿,更要尊重和保护弱势群体。
谁能预测自己是否为下一个“武汉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