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这一重要时刻聚焦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深入分析研究,同时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进行审议。会议强调,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由此看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
建立健全制度,减“压力”加“动力”。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可以清晰地界定基层工作的职责范围、工作流程和任务要求,避免职责不清、任务重叠或推诿扯皮等问题,使基层工作有章可循,减少不必要的负担和混乱。要强化制度建设与执行,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制定明确的细则和标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予以严厉惩处。持续精文简会,例如压缩会议时长,明确会议主题,避免冗长而空洞的发言。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提前制定详细督查检查考核计划,明确检查重点和标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多头检查,确保检查能真正推动工作改进。
坚持问题导向,减“虚功”加“实绩”。树牢正确政绩观。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一旦政绩观错位,就会出现重“面子”轻“里子”的问题,进一步加重基层负担。抓好“关键少数”才能引领“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不搞劳民伤财的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见实效的事。要以解决好“减什么、怎样减、减得怎么样”等问题为目标,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深入实际,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和建议,确保把真实情况摸清、把真正原因找准、把解决对策提实。由此,自上而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一级抓落实,层层有抓手、有成效,确保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提高实干效率,减“形式”加“内涵”。为基层减负,目的在于让干部从繁重的“无用功”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和时间花在为群众办实事、办成事上。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少数基层干部本领不高、能力不强,开展工作时手足无措陷入“本领恐慌”,无形中也会加大基层工作的负担。因此,基层干部要以基层减负为契机,沉下心来练“内功”,做好自我提升的“加法”。要在强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认真“充电补钙”。要在强化实践锻炼上做文章,下沉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一线,在具体实践中摸爬滚打、提升本领、增长才干,通过能力和效率的双提升实现干部自身减负。
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基层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未来,应继续深化对基层减负的认识和重视,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减负路径和方法。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基层减负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基层减负的目标让基层工作人员轻装上阵、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