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个世界交手的这许多年,我们怎样去探讨人生?这个话题太宽泛也太深刻,太重要也太容易被忽略。人生啊,常常让人长长感叹,常常让人无法琢磨。于是,继续“生活”。
生活对于莫里来说确确实实存在过,他过着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他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乐于奉献,付出爱,愉悦自己;他建立了一种人类活动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爱护。他说:“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是,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于是,在弥留之际,莫里尽他最后的力量给“我”上了一堂课,课的核心内容是教会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1.要做星期二人
忙过繁乱交接的星期一,没有翘首期盼周末的急切,在星期二,我们可以踏踏实实,做好所有工作、休息的安排,稳步推进,有条有理,切实感受着生活的忙碌充实和乐趣,接触同事、朋友、家人,可以不用管那些脏鞋洗碗的琐事,只一心过生活。耐心,勇气,给予,表达,沟通,整个星期二都可以做到。做个星期二人,才是真正在生活。
2.心理安全
婴儿哭闹的时候,只要有妈妈爱的抱抱和温柔安抚,就会露出天真满足的笑脸;黑雾笼罩只要知道对面有双温暖的手你就不会再害怕;风雨袭来,重重打击,只要知道自己还可以回家,就觉得自己安全。
安全感是人无形的力量,有了安全感,就有了做事的底气。但其实,最大的安全感是自己,力量在自身,就绝不会消弭;一旦是外在的依靠,那一切也就有了不安全。所以,自我的心理安全至关重要,随时勉励自我,自己就是自己的千军万马,然后无限的辐射出去,就会有属于自己永不消遁的安全感。
3.学会超脱
“只要你做的是发自内心的,你过后就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感到妒忌,也不会计较别人的回报。否则,你就要患得患失。”你想要的东西都会伤害你,这实在是一个难以和解的悖论。但人们总是乐此不疲。有期望就绝对会有失望,只有超脱,无欲无求而又满怀感恩方会体验到最大的幸福,学会付出,用最美好的心情去面对世界。
“你应该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走得出来。”完全投入进去,看得清清楚楚,所谓色就是空,空即是色。无即是有,有即是无。全身心投入进去,即使最后不如意,也没有遗憾,没有遗憾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打开水龙头,用感情来冲洗。它不会伤害你。它只会帮助你。如果你不拒绝恐惧的进入,如果你把它当作一件常穿的衬衫穿上,那么你就能对自己说,‘好吧,这仅仅是恐惧,我不必受它的支配。我能直面它。’”“对孤独也一样:体会它的感受,让泪水流淌下来,细细地品味——但最后要能说,‘好吧,这是我的孤独一刻,我不怕感到孤独,现在我要把它弃之一旁,因为世界上还有其他的感情让我去体验。’”超脱于所有悲伤的感情之上,提醒自己只是去体验,只是去经历,不失是一个慰藉自己的好办法,阿Q精神其实真的很有必要。
4.与自己讲和
“人与人的关系是没有固定公式的。它需要双方用爱心去促成,给予双方以空间,了解彼此的愿望和需求,了解彼此能做些什么以及各自不同的生活。”
不管什么关系,都需要理解、包容、付出,但凡有奢望必定以伤痛收场,一切关系的出发点必须是因为爱,否则定会收到痛!
很多时候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内心,如果自己永远揪着一颗心,别人也无法触碰你,结果大家都受伤。
跟自己和解。跟周围的人和解。原谅自己。原谅别人。“记恨和固执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情绪让我抱憾终身。自负。虚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让我突然想到《倚天屠龙记》里面谢逊的七伤拳,仇恨总是先伤己后伤人,仇恨比爱护更是费力痛苦,永远得不到解脱。万水千山走遍,最后发现最难走的是自己的心路历程。心若拘囿一角,世外桃源依然是监牢。其实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与自己和解,原谅自己。在死之前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如果当时我……,我本来可以,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这种遗憾是跟随终身的,一旦纠结,永无宁日。
所以不妨以坦诚之心接纳自己,放自己一马,好好活在当下,让接下来就是的时间不留遗憾,建立自己的文化,列出自己的心理愿景并努力去实现它,这不就是莫里一直想要传递给大家的生活能量吗?
在莫里生命的后期,他与“我”相约星期二,以这最后无私的爱来启发“我”去感受爱,学会施予爱,其实这个话题并不空泛,但乍一看总让人心烦,谁还不会说不会做啊。可是大道理听了那么多能够做到的有几人?所以,这个话题才会永远这样延续下去,当走到生命最后,有把握说自己对过往的生活没有遗憾就真的是成功了。
想想现在的星期二,不也是让我们积极进去取向幸福进发吗?!跨越星期五的焦虑不安,跨越周末的无聊烦躁,坦然付出用心营造自己的生活,向莫里致敬,与幸福相约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