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前几日的文章还会有评论,真是让我受宠若惊。但是原谅我不再一一回复了。
今天和大长腿小姐讲到张爱玲,我几乎已经快把这个人忘记了。该怎么说呢?那个时代的文艺作品,总是充斥着悲哀的味道。正因为人在颠沛流离中,才会对生命有更深的体会,作品才会有更深的深度。反观和平时代的文学作品,普遍都趋向于平淡了。
啊,当然如果你要跟我说小时代的话,我也没什么话好说了。
三毛?那是我从前喜欢的作家了。小时候读到她的一篇《流浪梦》,很喜欢。那时候还以为三毛是个男的,因为当时正好在放《三毛流浪记》,我还以为确有其人。后来才知道此三毛非彼三毛,原来是个女的。
我喜欢的是流浪着的三毛,在日出的大漠里行走,在日落的街道上小憩。不管是身体还是灵魂都一直在路上,无时无刻不在看到新的风景。荷西死后,三毛似乎终年处在缅怀过去的状态里。做什么都会伤心,看什么都能想到荷西,文章里透着沉沉的死气。我知道这是人之常情,可对于我来说,这样的三毛只能是死了,死在生命的旅途里,她再也没有看见过新的风景。一个奇女子被死人绊住了脚,提前拉进了坟墓。
说到死气沉沉的作家,就不能不提到日本。我读过川端康成的一些作品,那里简直就像西伯利亚的不毛之地,使人觉得这个世界生无可恋。事实上,川端康成自己也是一个成功的自杀者。
还有村上春树,同样是很哀愁的作家。可是他的作品不一样,他的故事往往是在沉重的悲哀里还透着一线生机。只会悲哀的人都死了,可是在这样的悲哀里找到一线生机的人才是真正坚强地活着。这个世界,还不是那么令人绝望。
那么就要说起余华。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余华和村上春树不谋而合。绝望的故事里透着平淡的希望,使得最朴素的生活还能继续下去。可是余华的故事太做作,堆砌单纯的悲剧来换取人们一时的伤感,这算不上是一种高明的写作。
悲剧不是今天死了孩子,明天没了房子。这些是戏剧。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悲剧。在这一方面,经历过战争和病痛的村上春树显然比余华有更深的感悟。
海明威是美国“迷茫一代”的典型代表。经历过战争的海明威一生不幸,愈到晚年愈是暴躁,最后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相信他曾经和村上有一样的感悟,否则就不会有《老人与海》那样的故事:是啊,我的鱼被吃了,可是那又怎么样,我还活着。只要活着,我就还能看见希望。
打比方的话,余华像是个演员,用苦情的表演山洞着我们的泪腺,给我们看:生活何其悲惨!而村上就像个正在手术的外科医生,他破开皮、切开心脏告诉我们:生活不过如此,不必惊慌。海明威却在和命运硬撼:来啊,你打不过我!
哈!说起医生,又想到鲁迅,这个黑暗到不行的男人。我初中时候几乎看遍了他的文章和小说,一直到现在还对我有些影响。用黑暗求光明,谁能做到?这也是我佩服他的原因之一。传言说鲁迅先生有能力问鼎当时的诺贝尔奖,我以为言过其实了。但是鲁迅的文字和人生确实有着令人敬佩之处。这些发光的地方,并不因教科书的曲解而被掩盖。
还有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这个故事曾经给我很大的启发,现在几乎忘了。我只记得昆德拉眼中的生活到处充满了“媚俗”,我们以为美的,其实很丑;以为悲壮的,其实无聊透顶。
照这样说的话,余华的故事真是媚俗到底了。
以一般的绝境和悲剧,向我们昭示生命之悲惨,这是一重境界;于平庸的日常中看到绝望,再于这样的绝望之中寻求到一线生机,这又是另外一重境界了。
说了这么多看过的作家,有些乱,基本上是想到什么写什么。可是最近越来越觉得读书无用了。小时候体质很差,总是被人欺负。读书是我寻求力量的方式之一,我相信书里智慧可以使人解脱,可是没有。这些年来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觉得读书很有趣,但也就仅此而已了。读书,至少是现在,还不能解决我的疑惑。
二十多岁的年纪,确实是什么都有了:有朋友,有家人,缺少了可以跟家里要;但也确实是什么都没有:没有经验,没有阅历,自己无法养活自己,甚至没有一个梦想。这些事情,读书没有办法给我答案。
或许别人的文字,记载的终究只能是别人的道。我也不应该再沉溺在别人的文字里去寻找自己人生的答案,再好也是别人的。
我要去追寻自己的道。在这一点上,就像是吃饭喝水出恭一样,借助不了别人的力量,终究还是只能自己来做。
每一次涅槃,我总会变得更强大。我有这样的自信,并且从来没有害怕过。
晚安,我是独木。
p.s.你问我千字文有什么意义?我觉得,它只是让我每天能有一个小时静下来去思考或者反省自己的生活。一开始的时候题材很广阔,都有话说,一千个字里有六七百的含金量。后来渐至于狭窄,一千字里可能只有一百甚至五十个字的含金量。但是没关系,日积月累,也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更重要的是,我开始明白自己的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