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努力奋斗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财务自由,可以在有资本的基础上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财务自由却是漫漫长路,更适用于大多数的是学会如何管理你的钱。工作三年的我没有实现财富自由,但至少做到合理分配每一份钱,保持生活有序。归根到底,只是一些简单习惯的养成。
一 合理消费
互联网的高度发展,每天上网冲浪都是各式网红产品推广,网红门店的风行。你会不自知地沉迷于花式产品,购买一些新的口红色号,打卡华而不实的网红店铺,却从未考虑自身真正的需求。就像是像兢兢业业地喝奶茶,只会让自己日渐发胖。
当代女性最大的消费板块就是护肤品,彩妆和衣服,加每天一杯必不可少的奶茶。自然,护肤品和衣服都是必需品。而打折扣女生要对自己好的口号毫无节制地买买买。你要知道,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远比你想像得快,经过锦上添花地点缀,你不知不觉一直的透支,仍然不知道你的钱都花哪儿了。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主人公麦瑟尔夫人在12岁就清楚地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发型,你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也应该清晰地了解最适合自己的护肤产品和穿衣风格,让自己看上去精简干净。
在女生消费观念中有一百个理由可以花钱。我花钱只有一条准则,一定亲身试过再决定,是个实实在在的实践主义者,所有的口红,护肤品我都要去实体店试过之后再决定是否入手。这样一方面可以买到真正需要并且喜欢的产品,另一方面也能杜绝盲目消费。
二 定期记账
我父亲一直有记账的习惯。,从小耳濡目染,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始照猫画虎,记录我的每一份零花钱。直到现在,我仍然保持这个定期记账习惯,清楚把握花钱大方向。我的记账不是为了把每一笔开销都事无巨细地记录,而是长时间的数据积累,你可以大致明白自己的消费习惯,从而对症下药,更合理地分配,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现在的记账方式有很多,花样百出的记账app,手帐本等。我还是坚持用最传统的手写记账。把花的每一分钱记录在手帐本上,实打实的每一笔开销才能让你心中有数。你可能会觉得记账是一件枯燥的时,因此,选择适合自己并且能长期坚持的记账方式才能持久。慢慢地,你就不会有不知道钱都花哪儿去的困惑了。
三 每个月强制性储蓄
人的快乐分为两种,即时的满足和持久的幸福感。这也是一个过渡的过程。在工作的头两年,我没有一分存款。过去的每一天都尽力满足物欲,想买什么买什么,满足瞬时快乐。然而,这仅是一种空荡荡的快乐,也是不成熟的表现。就像是在《小岛经济学》里艾伯喜欢吃鱼,却选择把捕来的鱼储存起来,暂时延迟消费延迟满足感。每个人都要学会储存自己的鱼,一定的储备是一道有力的屏障,在关键时候让你有所退路。根据自己工资实际情况,我会强制性留下1000元的备用金,存进小金库。或许是一笔小数目,但小金库都是这么一步一步建立起来。通常,我还会剩下500元作为紧急备用,预防突发情况。因此,没有意外时一个月可以存下1500元。剩下的钱再奉行合理消费原则,量力而行。要想开源节流一定要先学会节流。
四 自我投资
钱要花在刀刃上,投资自己是一把最合适的刀刃。现在的90后,00后对于自身的投资意识越来越强。我们在工作之余,不遗余力花大价钱去健身,听课,考证学习。这一定是个大趋势,投资自身是最保险又可靠的投资,属于放长线钓大鱼的投资操作。你永远能看到越成功的人越努力提升自己。这一两年,我一直坚持学习爵士舞蹈,偶尔健身房锻炼。在我看来,这是持久的幸福感,可以让自己一直精进不懈怠的状态。同时也要注意现在类似的产品课程很多,像是你如何提升社交,怎么最短时间提高写作水平等。你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精选课程,不要从众花钱报课程。
五 理财
理财算是我最不熟悉的领域。过去的理财一直停留在最淳朴的余额宝,银行存款,连基金定投我都不曾了解。前段时间也是巧合接触到香港保险。购买香港重疾险也是作为一份投资来看待。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购买疾病险也是自身的一份保障。我不是鼓励你去购买保险,是希望你也能在摸索中找到你的理财方式。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对股票,币圈等平台一头雾水,又想学习简单的理财知识,你有以下几种途径:
1)阅读相关经济学方面书籍,像是《小岛经济学》,《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等。
2)阅读《第一财经周刊》等杂志,里面有很多与当下时事挂钩的文章,可读性强一些。
3)看财经新闻,很多知识都是潜移默化渗透的,听一些财经相关新闻是能够提高自身财商。
这些简单的花钱习惯都是复制性很强的小技巧。实践才能出真知,希望这些小窍门对你有所帮助,知道每一分钱都花哪儿去了,也让你离财务自由更近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