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约车到武汉挺方便的。车接车送,服务到家。
发现司机沟通方法,决定了工作效率。
今早,我约的车是九点。
八点四十七,司机就给我打了电话,说一会儿到。我赶紧跑下去,才一分钟左右,车就来了。我是第一个乘客。
上车后,司机给第二个乘客打电话:“我们还有几分钟到,你现在可以下楼了,到国税门口等我。”
不到三分钟,车就到了国税门口,没见人。司机打免提电话催,听见美眉娇滴滴地说:“你不是说有几分钟吗?我还没下楼,等会儿啊。”
司机说:“我说几分钟就到了,怎么不下来!”
他放下电话,骂了句:“蠢货!”
我劝他:“莫生气啊,师傅。不过,我有个建议不知该不该说?”
师傅挺谦虚,说:“你说说吧。”
我说:“你等会儿给其他乘客打电话,千万莫说,还有几分钟到。近的,你就说到了,让他赶紧下来。超过2里路的,你就说还有3分钟,让他在目的地等。”
师傅说:“我是个老实人,就说老实话,谁晓得他们没有时间观念。”
我说:“你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一会儿到,我家先生就劝我不要那么早下去,认为没到九点,你不会这么早来。你说一会儿,十几分钟也是一会儿。咱们开车,宁可人等车,莫要车等人。你打电话时,要把时间往前说点,并尽量说精准数,莫说含糊数。因为一分钟到十分钟,都是几分钟,所以大部分乘客就会往后拖时间。”
司机笑着转过头来对我说:“你是当老师的吧。平常真的是这样的,有时候车接几个人,要接四五十分钟,我太相信他们了。”
轮到我不好意思了,好为人师的毛病又犯了!
大约过了十分钟,美眉才慢悠悠上了车。
司机算脾气好的,一声不吭继续出发。后面四位乘客,他按照我说的方法一一打电话,几乎没有浪费多少时间。
为什么说常识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常识包含了复杂的人性、已有的文化与生活的习惯,而知识没有。
沟通需要常识,好沟通带来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