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有人说独生子女会比较自私,过去我都是嗤之以鼻的,因为我并不认为自己自私。可是近几年里我迷惘低落的时候,我看了很多书都说要有利他之心,比如《自卑与超越》里提到要找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还有《游戏改变世界》里提到企业要有一个伟大的愿景等,联系到最近看完的《活着》这本书,我顿时意识到也许自己真的是“自私”。
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我的出发点都是我想要得到什么、获得什么,我没想过我能为这个世界、为他人做些什么。带着这种私心,当他人获得成绩的时候我不能衷心地祝贺,与他人分享经验的时候我不能做到倾囊相授,总会想与他人攀比。我当然也会对别人好,但我会先思考这样做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有什么益处。而真正的利他之心,是像书中提到的并不富裕的老妇人没有一丝傲气和犹豫地给一个修行僧500日元,是像作者一样经过整整半年的反复扪心自问是否夹杂着私心去参与通信事业。
稻盛和夫先生说,利他之心就是“为世人、为社会尽力”,为他人尽心尽力的行为最后福报会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有利。但是我弄错了因果,我是为了让自己获利而去对他人好。其实在很小的时候我会相信一切的“真善美”,当遇到有困难的人时会无条件地去帮助他们。小学时,在我家门口遇到了一对抱着小孩的夫妻,说是丢了钱包和行李需要钱吃饭,我看着他们言辞恳切的样子,毫不犹豫就把身上所有的零花钱都给了他们,因为这个事回家后被爸妈责备了好久,甚至会被家人当做笑话来说。这样的事不止一次,虽然只是几十块钱,但是我渐渐地形成了“善良的人会被当做老实人受到欺负,还会被人嘲笑”这样的认知。所以我抛弃了这些信念,让自己去适应另外一套法则,即使我心里并不认可。但是稻盛和夫先生就身体力行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些道理都没有错,反而是我们应该去磨练的。正是因为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快地得到利益而选择了一些看似简单的捷径,但是最后往往会收到“恶果”。
或许这也是我一直困惑迷茫的原因,我渴望做出一番事业,但仅仅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话,终归会动力不足。人的生命短暂,但这个世界、整个人类生生不息,所以在一个伟大的使命下才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去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