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专注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及人性探索的李安,在2012年底又以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激起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与激辩。纵观其后纷纷涌现的影评,正如影片中的父亲所说:“老虎的瞳孔中只有你自己的投影”,我们每个人能从这部影片中看到的,也正是基于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和经历。
或许你能从影片情节里那些离奇的故事中一一找到解锁的密码,但更吸引我的,是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无法抹去的真实事件。理查德•帕克,片中老虎的名字绝非偶然。这也是一个发生在1884年的“木犀草”号游船失事事件的遇难者名字。
“1884年5月19日,“木樨草”号游船从南安普敦启程,船上有达德利船长、史蒂芬斯、布鲁克斯,以及年仅17岁、无航海经验的理查德•帕克。7月5日,在行驶到好望角西北约2600公里处时,海浪突然冲垮防浪挡板,“木犀草”号很快沉没,船员逃上了唯一一艘救生艇。食物与淡水的短缺,连续挑战船员的生存极限。7月20日,帕克开始生病,史蒂芬斯也感到不适。7月23日,帕克昏迷。在死亡的威胁下,达德利说,抽签决定以某个人的死换取其他人的生存,才是明智的选择。布鲁克斯表示拒绝。7月25日,仍看不到获救的机会,史蒂芬斯按住帕克双腿,达德利在祷告后用折刀杀死了帕克。布鲁克斯事后声称他既没有同意,也没有表示反对;而达德利坚持认为布鲁克斯当时表示赞同。剩下的三个人以帕克的尸体为食,还找到了淡水。7月29日,幸存者获救。”
而更为惊悚的巧合是,早在1838年爱伦·坡的小说中,就有一处情节就是,一个叫“理查德·帕克”的人在船难中,因为抽签而被同船的其他三个人吃了。所以可以肯定,李安为他的此次奇幻漂流的重要主人公老虎起名为理查德.帕克,一定是有其深意的。
让我们回到“木樨草”案当时的情况。在审判过程中,控方提出,任何普通法上的权威都无法支持下述观点,即危急状态可以成为对谋杀指控的辩护理由。辩方则通过援引先例,提出诸多支持危急状态辩护理由的主张。最终,正是通过此案的处理,确立了一个普通法的先例——危急状态无法构成对谋杀指控的合理抗辩。可以说,这是在法律层面上对此类危急状态的“食人”事件的最终答案。但是,正如法律本身的矛盾性,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法律实现公平和公正,另一方面,人们又希望他能代表正义。当时,有很大一部分的民众是同情并支持幸存者这种“紧急避险”行为的,这或许又更深层的引发了本案中关于道德层面的广泛讨论。在这种极端恶劣环境下的人类行为,究竟是应该继续遵循文明社会的规范,还是能够包容追求人类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最终,或许也是基于这些困惑的考虑,当时的女王给予被告宽赦,将刑期减至6个月监禁。这可谓是人类心中不成文的道德标准给予本案的“宣判”。
可是,现实的故事远没有结束。我们可以想象,在三位幸存者后来的人生里,这段痛苦的且无法完全解释的经历必将伴随其一生。我们不知道他们如何摆脱这一人生难题,但可以知道的是其中一位后移居澳大利亚。无论怎样,三位幸存者想必都很难真正从这一灾难事件中“幸存”。这些困惑,我们或可以将其归为哲学的问题。
同样是海难,同样是在海上的无助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或用一种诗意的,寓言式的方式,试图用宗教的这把钥匙来解决这个深邃的难题。如果说如影片中第二个故事中派在那种极端环境下确实做出了“食人”的行为,我们似乎也能从第一个故事中察觉到端倪。比如派在第一次捕捉那条鬼头刀大鱼,用斧头将鱼砍死,派露出了在电影中难得一见的残忍的一面。派先是掩面而连呼“对不起”,继而激动地哭泣道:感谢毗湿奴,感谢您化身为鱼,救了我们的命。对于派这样一个素食者而言,食肉尚且不可以接受,更难提杀生这样的事了。但是,派的宗教信仰,也给予他在此种极端情况下的别无他法的行为的精神支持。而正是这种支持,是决定派能够在茫茫的大海上孤单漂流,以及未来上岸后在漫漫的人生中如何去思索和自我解释这一无法回头的事件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影片结尾中派最终是过着一种安定祥和的生活,娶妻生子,在大学中教授哲学为业。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宗教信仰给予派的精神力量,派将如何自我救赎,平复内心的挣扎。或许,就将成为另一个永远无法“幸存”的幸存者的故事。
综上所述,或许可以总结为海难“食人”事件所引发的法律,道德,哲学与宗教思考。影片中派的妈妈曾说:“科学能帮助我们了解外在的事物,但内在世界却不行。”回顾我们的现实世界,科学的不断创新与进步确不能解决我们对内心世界的无知和困惑。在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冲突愈来愈复杂的现代人类社会(影片中比喻为派的初恋女友的舞蹈中所指的森林),我们不可能光靠科学来解决一切问题。成文的法律,将明示众人最底线的行为标准;不成文而存于众人心的道德,将弥补法律的死板和缺陷;哲学,引领我们进行最原始的思考;而宗教(影片中比喻为舞蹈里森林中的莲花),则是这一切的糅合,以最简单的方式,试图告诉我们最复杂的答案。李安的这部《少年派》,正如一阵暖暖的海风,将宗教的意义试图吹向悟者的心灵。真的很高兴看到,还能有这样的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