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冬,吉林柳河罗通山,一个叫徐国发的猎户在追一只獾子时误入了一处山洞。在山洞深处的一个不起眼的土堆里,他竟有了一个诡异的发现:一具身着铠甲的古尸和几枚散落的铜钱……
虽说徐国发是当地出了名的猎户,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就没有他没见过的,可眼前土堆里的那具阴森白骨着实把他吓了一大跳。

而正在这时,幽暗深邃的山洞那头也吹来阵阵凉风,徐国发觉得这不是他该久呆的地方,一声轻叹后转身就要走,可他还未走出五步却慢慢又折返回那个诡异的土堆旁……
因为徐国发发现,白骨上除了覆盖着的残破盔甲外,髋骨旁竟散落着一块用皮条装的铜印和几枚铜钱,只不过皮条大部已经腐烂。
方方正正的铜印在白骨旁格外显眼,虽然不是什么金玉之物,但凭着那些残破的铠甲可以推断出,这是一具古尸,这个人生前很可能还是一名将军!
徐国发想,有此奇遇也算是一种缘分,于是他向白骨作了个揖,随后便带着那枚铜印和几枚铜钱消失在了洞口……
转眼,时间来到了1960年。这十年间,徐国发除了有一次喝醉酒跟老婆提过铜印的事外,再没有跟别人讲过此事,可是,关于铜印的事情还是不胫而走了……
这天,一个叫高占一的男人主动找到了徐家,一见面,来人就表明了自己的意图:他就是冲着那枚铜印来的!
对于高占一的突然拜访,徐国发一脸愕然,他根本不认识这个叫高占一的人,这倒没什么,关键来人是怎么知道自己手里有铜印的事?!
“只要你愿意出手,钱不是问题!”高占一见徐国发愣在那里一言不发,便补充道。
徐国发一开始并不愿意卖,可在高占一的好说歹说下,最终以200元让给了高占一。
当高占一接过铜印的一刹那,他立马被铜印背面的字吸引住了。
“熙宁三年,少府监重铸……”高占一心里默念着铜印上的铭文,与此同时,他的心里也乐开了花。本就对古董有所研究的高占一明白,“熙宁”是北宋时期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那么根据铭文字面的意思,这枚铜印极有可能是北宋年间的产物,这可了不得!

可是印面上还有几个字让高占一一脸茫然,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
回到家后的高占一立即将手头里所有的事情暂停了,潜心研究起这枚铜印上面的铭文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遍查资料、字典后,高占一终于解读出了那枚铜印上面几个不认识的字:“定县印”。
但“定”前面还有一个字,高占一始终没有找到它的出处……
高占一为了弄清这个字,他甚至将铜印上的字拓了一份,四处找老先生请教,可那些人竟没有一个人认识那个字。久而久之,高占一渐渐将此事抛诸脑后了。
又过了几年,有一天,高占一在看报纸时,意外看到了一篇关于山西平定县的新闻。偌大的地名标题让高占一眼前一亮,他忙扔下报纸,将之前那枚铜印拿了出来。
掸去铜印上的些许灰尘,高占一心想:自己那枚古印的第一个字会不会是“平”呢?
一想到这,他连忙联系平定县的文物部门,准备核实一番,谁曾想,经过有关专家比对,这枚古印正是当年平定县的县印!
消息传开后,不少收藏专家都往高占一家里奔去,都希望能抢先一步收购到这枚古印。当然,这其中也不乏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儿。
现场询价的人越来越多,可高占一缄默不语,有人甚至开出了10万元的高价,高占一不为所动。
接下来,正当所有人都在议论铜印的价格到底几何时,高占一的一个举动震惊了所有人……

高占一首先对来访者一一致谢,继而直接表示印章多少钱都不卖,他要让这枚县印物归原位,去到真正属于它的地方。
没错,高占一准备将这枚铜印无偿捐献!
平定县政府收到这枚印章后,对高占一表示了真挚的感谢。
问题来了,这枚山西平定的印章怎么会出现在遥远的吉林呢?那名身披铠甲的古尸又会是谁呢?
很快,经人指引,一支临时组建的专家组向着徐国发当年发现印章的罗通山出发了。然而,等这些人赶到山洞时,昔日那具裹着残破铠甲的骸骨早已消失不见……
根据徐国发提到的铠甲以及那几枚铜钱,再结合这枚铜印的印文,专家已然推断出,洞中的铠甲古尸很可能是宋朝的一位将领。而关于古尸为什么会出现在山洞中,专家一时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
虽然这枚平定县印依旧充满了谜团,但它悠久的历史,离奇的经历,都使它成为了一件不平凡的宝物。这枚印章成为研究当时历史文化的可靠史料,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高占一的做法更是成就了一段印章“回家认主”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