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一声啼哭把全家人喜开了怀。父母希望她快快成长、聪明讨喜,取名匆匆。
一出生每天不定时地开唱:啊~啊~啊~,在她无意识的情况下,随机开啊,声音忽大忽小,忽长忽短,时而还有弯弯调。楼上的不敢开窗,楼下的不敢开门,受不了她日日夜夜的啊。
慢慢地会笑,会爬了。爸爸妈妈都要上班,只能奶奶来陪匆匆。奶奶很是和蔼可亲,周围邻居也挺喜欢奶奶,但就怕她手抱着的匆匆。仅管平时同一楼道里的人都见过匆匆,但匆匆不管看到谁,第一眼感觉不对,马上开啊。我天生喜欢小孩,大部分孩子也喜欢我,我下楼总想逗下匆匆,可是几乎没有逗笑的时候,也许是我自己高估了。
终于匆匆周岁了,开始咿呀学语,本以为慢慢懂事了,就可以安稳了。然而每晚十点半到十一点半,一定要来一场专唱~啊~啊~啊~。已入不惑的楼上,失眠症越来越严重;隔壁退休的阿姨默默装上隔音板;奶奶越来越憔悴的样子,真让人心疼……
日子慢慢往前,匆匆二岁了,我也天天替她数着年龄,一岁零十天,一岁零十一天……二岁,会说话,会喊人,更会哭了。只要有一点她觉得不对劲就扯开略带嘶哑又极富穿透力的声音,闭上眼睛,开啊~。有时是看到楼道里来了个陌生人;有时是喜欢上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又抢不到;有时是想喝水;有时想吃零食;有时见到某个人对她做了鬼脸;有时没来由,只想吊嗓子……大人每天要上八小时班,匆匆每天不哭满八小时,绝不睡觉,白天没完成,夜以继日,加班加点。
好不容易快三岁了,换爷爷来陪,爷爷有点内向,不太爱和别人说话,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许哭!然而这个不许也许是说给他自己听的,反正匆匆肯定会在这句话后更大声地啊啊啊啊
住她楼上的我,深信匆匆是神,要不怎么会有如此精力,日日夜夜啊~啊~啊~,这个点居然还在大声地边啊边叫:我要喝水,我要喝水……我可能又要今夜无眠了,祈祷哭神早点退休去度假
欢迎高手来支个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