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想到,人并不能被定义,而只能从过去的经验去预测短期内的行为,而未来的所有人,都有着无限的可能。
最难以捉摸的不就是人心吗?每一个人都像是一个黑盒子,你无法关照和透视她的内心,看到的只有他的行为。
之前看过《信仰的力量》这本书里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解释了人信念系统的形成,我想尝试着写写自己的看法。
一个人从出生的开始其实并不是世人所谓的一张白纸吧。
婴儿在母亲腹中的时候,就开始与母亲的产生无限的连接,合着母亲的心跳,感受着母亲体内的各种变化,乐观或悲观,喜爱或厌恶,舒缓或压力,在胚胎形成的时候,通过母体内的环境以及激素水平变化,就已经开始慢慢去构成孩子初始配置的信念系统。
所以说,母亲怀孕时候的状态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胎儿,在胎儿还没有意识之前。
那么出生后,脱离了母体,慢慢构成一个人信念系统的就是他周围的环境。孩子在小时候信念系统仍未建立,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对错,也不知道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会得出什么样的反馈,所以这一切都是需要靠孩子的视野去观察和习得的。这时候孩子是不设限制的,你教他什么,反馈给他什么,渐渐地都会变成他潜意识的信念系统,这就是所谓潜移默化吧,无意识地教习反而是最为深刻的。
我们传统的习惯里面,并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却很喜欢凭着自己的直觉去逗小孩玩。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在稚嫩之时,如果你给他无意识地灌输了消极的信念系统,伤害其实是非常大的。
以安全感的构建为例,很多大人都不喜欢孩子熊,想让孩子听话,就会用恐吓的方法,诸如“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孩子对父母是非常依赖的,恐吓或许会奏效,简单粗暴,但是同时也会在孩子心里埋下阴影,他当然会想,爱都是有条件的,你所爱的人会随时可能会抛弃你。那么等到孩子成长以后,在与人相处之时,当时的记忆或许早已淡忘,但潜意识里的这种担心和恐慌却早已形成牢不可破的信念系统,别人根本没办法给他安全感,而自己也会产生自卑的悲观心态。
当然,涉世未深,读书不多,我对教育孩子并没什么发言权,我也仅仅是想借此阐释一下信念系统的形成。信念系统的构建是一直延续不断的,你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在不同的环境去生活成长和工作,都会不断地影响人的信念系统,只是成年之后,基础的信念系统都已经建立,已经形成了你的性格,变化相对而言会比较小,除非有什么重大的变故,或者你意识到自己的信念系统并有意识地去改变。
那么除了关注胎儿和儿童的环境营造和教育,我更关注的是如何改变自己的信念系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国内外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在研究,近些年身心灵课程的流行,也间接说明了社会上人的迷失与混沌。当然,这并不是一个倒退,而是大家更关注自身的构建,更加向内去索求,也更善于去学习。李中莹教授有一本书叫《重塑心灵》,我一开始接触的也是这本书,主要是关于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序的,里面阐述了一些改变信念系统的具体做法。
我还无法展开去谈,但就信念系统的概念都能展开成一大篇,所以今天只涉及我感触比较深的一点,我觉得你们可能会做的比我更好。
我们会对事件去做出直觉性的反馈,有时你是否会觉得这是本性使然,自己没办法去改变,别人也都说,你的性格就是这样的,没法改变,其实那只是你的一种错觉。对于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首先会有情绪的反馈,这是一种本能,远古时期我们就靠着这种快速的反应生存下来的,保留至今,对于现代生活来说,算是一个比较陈旧的反馈机制。
那么有情绪怎么办呢?对于不好的情绪,面对他人,很多人选择去压抑,这是一种方式,但很容易生病,积蓄的情感无法释放,不太健康。
有一点需要点明的是,一个人会产生情绪,并不是因为事件本身,而是自己的信念系统里对这件事情的直观看法造成了你的情绪,更直接点说,那些能伤害你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自己,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红遍全宇宙的半杯水的例子,同样半杯水,你的看法不同就造成了你开心或忧伤。
在事件发生的当下,不要下意识就给他人反馈,给自己一点空间和时间,去觉察自己的情绪,以及背后支撑的信念系统,并给自己多一点选择。
你可以深呼吸几下,增大自己的脑痒量,然后停下来想一想,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举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看到的,女主人公看到自己爱的人和另外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勾肩搭背一起出来,就很伤心,觉得他是两面三刀口是心非的渣男,但后来知道,那其实是他女儿。那么她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想法?我想其实这就是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的一种直觉反馈,信念系统里女主的假设就是所爱的人并不可信,他们可能随时说谎,随时离开,这就好像是一种自证式的预言,你以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这个真实世界的样子,但其实每个人都局限得很,也无知得很。
此时就你看清楚内心流过的各种念头,你觉察到了,就能做出判断和选择。这里很多人还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你很多时候会觉得被逼无奈,但很多时候我们是被思维局限了。现在很多人都在学习思维导图,在学习发散创新型思维,这个技能也可以迁移到这里。
比如我到这里有点卡壳了,不知道如何继续写下去了,我有点焦虑,那么我觉察到了这个情绪,我就可以选择放下暂时不写,或者不去扩展只是简单写操作步骤了结文章,或者挖掘的更深层次一些,是我平时表达的不够,看得书不够多,没有精读做笔记,所以捉襟见肘,那么我可以选择去增加阅读量,多多练习,能做的选择总比问题要多一些。所以我要看书去了。
东野圭吾有个特别流行的金句,你如今的眼睛里,藏着曾经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流过的悲伤,还有曾经爱过的人。
现在想起来很倒很应景,你所有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事情,或许不能让你收获名利,但却能让你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多一些底气,思维更加广阔和清晰,也给自己更多的选择。
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