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与运气》1:运气动力学
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保险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你想要的那个东西。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大体上都是一个精英社会 —— 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靠天赋和努力去争取财富和地位,而不像历史上那样家庭出身决定一切。
“精英”,是个比“贵族”好得多的词。这是一个“选贤与能”的好时代。
不过弗兰克说,如果你认为精英们之所以成功,就全是因为他们的天赋和努力,外加在人生重大关头做出了理性的正确选择,那也不对。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气,而且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1.运气可以放大
人类社会是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这意味着初始条件好一点点,最终结果不是按比例也好一点点,而是很有可能不成比例地把初始优势放大很多很多。
比如说有一对非常优秀的双胞胎姐妹,高考那天妹妹正常发挥,姐姐不幸因为感冒而发挥失常 —— 那么二十年后,也许妹妹能得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而姐姐则是某个化工厂的工人。
在人生的早期,关键节点上,好运气就有这么大的放大效应。
冰球从一月一日划线,小孩上学则是从九月份划线,那么夏天出生的小孩一入学就是班里面年龄最小的,这就吃亏了。年龄大的孩子从小就被潜移默化了领导力,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公司,出生在六月和七月的CEO,人数比平均值低了三分之一。
如果你出生的月份正好压线,你又正好姓“安”,你就赢了人生的起跑线。可是如果你想出类拔萃,你还得再多几个这样的好运气才行。
2.运气可以累加
3.竞争越激烈,运气越重要
原因非常简单:高手太多了。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说得当然好,但现实问题是有准备的头脑太多,机遇太少。
如果仅仅凭借天赋和努力就能在一个领域取得了不起的成就,那只能说明你这个领域不够热门,没有吸引到太多跟你一样有天赋,跟你一样努力的人。
《成功与运气》2:胜者通吃
今天的市场是一个胜者通吃的市场。
1.胜者通吃的市场
早在19世纪就有人明白这个道理:交通越发达,好产品的优势就越大。
比如说钢琴。最初,每个地方都有一家钢琴厂,有的做的好,有的做的不好。做的不好的也能生存下去,因为外地厂商做的再好也卖不到这里,运费太贵了。
2.正反馈效应
这就是正反馈 —— 因为你的用户多,所以你的用户就会更多。因为你厉害,所以你就会更厉害。
3.收入差距
第一,你的绝对实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相对于对手的相对实力。
第二,只有少数人能获得高收入。
长尾效应并没有体现出来,反而是最畅销的东西现在更加畅销,不畅销的东西更不畅销了。
这大概是因为技术再怎么进步,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也就只有这么多,人们只能选择热门电影和畅销书。
很多人说美国人的收入差距增大是因为工作外包和自动化导致的 —— 这些效应都可能存在,但弗兰克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带来胜者通吃的局面。要知道现在不仅仅是底层跟上层的收入差距在拉大,上层的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加大。现在连牙医都是明星通吃,普通水平的收入下滑。
如果你在某个领域中,能表现得比所有人都高出一点点,也许你的收入就会比所有人都高出很多倍。
所以也是运气越来越有用的时代。
《成功与运气》3:信命不认命
那么一般人都是怎么对待运气的呢?如果想要做个智者,我们又应该怎么对待运气呢?
所以人就是这样,有点成绩总能找到自身努力的原因。
1.成功是因为水平高,失败是因为运气差
把成功原因归于自己水平高,这让我们自我感觉很好,真是人的本能。
什么叫抑郁?抑郁,也许就是当你能清醒地认识到生活真相的时候,你产生的情绪。这个情绪挺难受的,所以我们这些“正常人”都用自己骗自己的方法在生活中前行。
人们特别容易记住自己逆风前行时付出的努力,而忘记顺风时的幸运。
这么做除了防止抑郁之外,还有别的好处。
2.不信邪的好处
如果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变化不定,运气的成分实在太大,未来的境遇很可能还不如现在,那他的确应该采取“快策略”,及时享乐就算了;只有当你处于个稳定的环境中,对未来有点把握,才有条件采取“慢策略”,推迟享乐。
严格说来,不考虑运气成分真不行。
3.一流智力
获得的成就中,到底有多少该归功于自身的努力,又有多少需要归因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呢?
怎么看这个问题,其实取决于你是往前看还是往后看:
如果你要计划将来,你就应该相信未来尽在你的掌控之中,只要付出就能有所回报 —— 哪怕这只是一个幻觉,你也应该相信它,只有这样你才能全力以赴。但如果你已经取得成功,回顾往事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你的所得超出了你的应得,你应当为此感到庆幸。
当你作为一个野心勃勃的“执行者”,你可以认为你自己配得上你取得的每一个成就 —— 但是作为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你应该知道那完全是胡说八道 —— 没有外界环境的支持,你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应该怎么看待运气?答案就在于你能不能调用这个一流智力。
《成功与运气》4:攀比动力学
1.房价为什么越来越高?
房价对美国人来说也是巨大的负担。房产负担大到了什么程度呢?美国贫富差距最大的社区中,正在发生三个现象:离婚率上升;由于居住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距离远,人们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增加;个人破产率也在上涨。
更大的房子,并没有让普通美国人生活更幸福!
~~~攀比。
2.花费军备竞赛
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绝对的物质水平决定,而是跟周围人比较出来的。
一个观察:收入差距越大,人们的互相攀比就越严重。
美国过去的二、三十年间,真正实现收入增长的其实只是富人,那为什么普通人也非得去住更大的房子里呢?这其中有一个原理“花费传导”——
首先是富人的收入增多以后,自然要住更大的房子。现在标配是房子要大到可以在自己家里举办婚礼,这就要求自带舞厅。
富人的房子变大了,富人圈里的“近似富人”群体就会受到感染,也要追求更大的房子,搞些豪华装修、使用更贵的电器。
那么和“近似富人”有来往的上层中产阶级一看,也会改善自己的房子。
接下来就是普通中产家庭。
整个过程就好像瀑布一样,消费习惯就这么一层层地传导下来。富人引领时尚,其他阶层慢慢跟进。
族群中每个个体为了争夺相对地位而搞的军备竞赛,有时候对族群整体反而有害。比如:雄性麋鹿的越长越大。
麋鹿当然不会开会,但是人类可以做到。这本书的关键提议是降低攀比导致的不必要的花费,把这部分钱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这并不会改变每个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但却能给所有人都带来好处。
建议是税制改革。
3.累进消费税
放弃累进收入税,改用累进消费税。具体做法,每个人报税的时候还是先算总收入,但是接下来算你今年的总储蓄。然后收入减去储蓄,就是你今年的消费,政府根据消费多少,累进收税。
关键在于,每个人都少花点钱,和你作为一个个人少花点钱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别人不减少支出,而你减少支出,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但如果大家都减少了支出,你的相对生活水平就没有下降,海景房你还可以照住。
《成功与运气》5:富而好礼
《论语·学而》中的一段话 ——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说的是一种被动的要求,贫穷也不去巴结奉承谁,富贵也不骄横。孔子说的是更高级的境界,是自己对自己的主动要求 —— 不但不如何如何,而且还要如何如何 —— 说贫穷我也能过得愉快,富贵我还能对人以礼相待。
那就是说一个成功者,初等的要求是不骄横,高等的要求是要主动回报社会。
成功了就骄横,可是人的本能。
1.富贵而骄
华尔街巨头们投资成功了就理所当然地多拿奖金,玩出金融危机了就让政府救市。这帮人不但赢了游戏,而且还直接影响国家政策,左右分钱的权力。
这就叫“富贵而骄” —— “富贵而骄”这句话还有个出处,是老子的《道德经》,而且原文是两句话:“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如果你想长久地享受好运气,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就得学会子贡说的“富而不骄”。
2.主要看气质
想要跟人合作,你最好有一个“好人”气质。这个气质怎么修炼呢?弗兰克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要承认自己的成功之中有运气的因素,不要把所有的功劳都归于自己。一个承认运气的人,自然不会去抢别人的功劳,那么合作者就会信任他。
对高水平合作者来说,你承认运气因素,反而还能给自己加分。
而如果你能更进一步,达到“富而好礼”的水平,那对你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3.感恩的心
一个实验,把受试者随机分成三组,10周内,拿个日记本每天记录不同的事件。
第一组,记录让自己感到需要感恩的事件;
第二组,记录让自己感到恼怒的事件;
第三组,记录任何一件对自己有影响的事件。
10周之后,实验者发现感恩组的成员明显变得更加乐观了,幸福度提高,健康程度都比另外两个小组要好,这10周之内,感恩组的成员见医生的频率明显低于另外两个小组。
保持“富而好礼”的状态,有利身心,也有利于你取得更大的成功,形成积极的正反馈。
“苟富贵,无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