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5

心理学家:彻底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让他失去自我统一性

人的一生中总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追求的人,想追逐的梦想。人们在心里总是想不断的把握中一些东西,那么有什么东西是自己绝对不允许失去的呢?

许多人认为是身体的健康不能失去,有的人会将钱看得最重,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有一种方法可以极短时间内彻底地“毁掉”一个人,就是让他丢失自我同一性,失去了这个东西,会在极短时间内,直接将人摧毁。

自我同一性(Self identity)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国外著名精神分析派心理学专家ericsson提出来的。这个概念理解比较复杂和深刻,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类似人的人格。

他将人类的自我同一性根据人的性格分为四种状态,再除去自我同一性统一之后,还剩三种状态,将人类个体行为在人的命运、未来等许多问题进行重新建立思考的框架。通过建立自我框架坚定内心信念,将促使人不断勇往直前。

第一个是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

是指人类个体内心感到无助不知所措,即使处于群体活动中也缺乏一定的动力去进行实践。

在活动中放弃思考,也不会找寻自己活着的意义,生活处于混沌之中毫无目标,每天的光阴就这样白白浪费掉,自己不知所措的活着,而且虚度宝贵时光而不自知。

第二种是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个体虽然身处于社会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在行业中工作,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但是依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成熟的价值观,在群体活动中没有发自内心的投入进去,没有参与感,对于社会群体活动并不完全认同。

同一性早闭这种人格我们身边都会有这样的人存在着,他们没有自我意识,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或者控制。

在这个人的生活中没有独自思考和探索的概念,可以说完全被人控甚至心安理得的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们已经习惯于被人安排、控制去做事,心理也接受这种生活方式。

以上三种都属于个人心理中不够成熟的状态,这样的人格也不够完整。只有达到同一获得状态才能将人性同一,虽然大多数人们从出生经历的任何事都是在寻求同一性,但是真正能达到这种状态的人依然是少之又少。

能够建立起同一性已是非常不容易,但是失去同一性就能迅速的毁掉一个人

那么有人会问如何让一个人失掉自我同一性呢?其实我们中许多人正在失掉自我同一性,可以举几个例子体会一下。

例如家里的父母长辈过度的娇惯孩子,孩子所有的事情和行为完全被父母控制,在父母的安排下生活和学习,这样的孩子正是面临着同一性早闭的状态。

每年大学毕业的学生,有许多家庭都逼着孩子去继续考研究生提高学历,还有的让孩子不停准备各种考试,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考国企单位等等。

这些学生的命运也掌握在父母手里,犹如父母的傀儡一般,如果不按照父母要求去考试,就被视为不孝最后只能按照父母的意愿去考试,成为拼命想上岸的人。

有的学生毕业后会产生一种恐慌,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大学毫无压力没有目的生活。

一想到步入社会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高强度的工作,有的人甚至害怕跟陌生人接触,从而选择继续考学

,延缓步入社会的时间,这种深造并不是自己对于学业研究有更高的追求,只成为自己暂时逃避社会压力的借口,这样的心理正是同一性延缓的状态。

我们会看到一些中年人在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家庭压力之下,选择了逃避,有的沉溺在网络世界中,有的迷恋上了赌博妄想自己能够一下子翻身。

就这样将自己幸福温暖的家庭亲手摧毁掉,他们变得麻木不在乎家人的感受,对自己完全放弃,成为同一性扩散的危险心理状态。

要达到自我同一性状态可以提高自己的认知,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能够完全客观的看待

,不沉浸与自己曾经的成功,也不迷失在虚无的未来,将过去的事情和经验进行整理和总结,认同过去和现在的自己,将自己与未来紧密联系,形成完整的自我同一。

许多人忙碌了一辈子也没能真正看清楚自己,对自己没有清楚的认知。导致在人生中总是处于不够完整、不够圆满的状态,甚至有的人自我同一性不如青少年优秀。

有的人或者内心正在被摧毁,有的人或者在不断的追求,不断的自我认同中不断成长。

作为成年人年龄并不能代表自己内心的成熟,应该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己有更清晰的认知,在未来有更合理的规划,切勿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暴,带给孩子的影响如9级地震、12级海啸 原创作者:鲁健(笔名:静和) 各位伙伴,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家暴...
    鲁健静和阅读 1,242评论 2 2
  • 1、不要试图做一个好人,而是要做一个有实力的人。 2、多在乎自己感受,少去迎合别人。 3、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
    溪水欢歌阅读 582评论 0 0
  • 刘红雅 中原焦点团队 分享第133天 筑基第2课 心理学四大流派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家庭治疗。 行为主...
    安安303阅读 254评论 0 0
  • 做孩子的好朋友,好兄弟好姐妹,而不是孩子的教导主任。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同频共振。当我们和在同一频率上的人在一起,...
    橙子走心阅读 165评论 0 5
  •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服务者,只有读懂学生,教育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读懂...
    BoA丞阅读 16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