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有相当一部分“打工人”在考虑要不要跳槽,他们抱怨公司不景气,待遇低,机会少,然而对跳槽新公司又有顾虑,再换个环境能保证比现在好吗?
最近读了稻盛和夫先生的新书《成法》,受益匪浅。
稻盛和夫先生生于1932年,先创办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后担任第二电电公司(kdda)会长,2010年,78岁的他在日本航空公司不景气的情况下,担任该公司会长,随后一举扭转惨淡局面,再创辉煌,1984年,他用个人财产成立稻盛财团,创立国际奖项“京都奖”,表彰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功绩的人。主要著作有《活法》、《干法》、《心法》、《阿米巴经营》、《六项精进》等。
外界奉他为企业家、哲学家、宗教家、慈善家、教育家等诸多头衔,稻盛先生在企业经营领域达到了前人不曾企及的高度,他的人生从艰难困苦开始,最终创建伟业誉满全球,将近2万名企业家追随他向他学习。
每一位伟大的成功者,都有其成功之道,稻盛和夫有他的人生哲学,《成法》是先生毕生心血之大成的代表作,里面有直击灵魂的108条语言,传达世人要秉持利他的精神,做一个持续精进的成事者。
书中有稻盛先生的很多故事,告诉人们成事的哲学和心法,让我尤其触动的是这三个理念。
一、态度
稻盛先生大学毕业后,经大学恩师推荐进入“松风工业”工作,之前松风工业是日本第一家生产高压绝缘瓷瓶的厂家,一度很强大,然而稻盛先生入职时,公司每况日下,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濒临破产,很多人跳槽辞职。
稻盛先生也想辞职,他和同事报考了自卫队后备军官学校,并且被录取,需要户口本报到,但稻盛先生的哥哥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恩师介绍的工作来之不易,不给他寄户口本,无可奈何先生只得留下来。
他意识到抱怨没有用,既来之则安之,之后集中全力投入工作,日复一日地埋头苦干,公司随之慢慢顺利起来,出现好转,稻盛和夫的工作兴趣就越发浓厚,再不想辞职了。
感觉不行的时候,并不是灰心放弃的终点,而是再次出发的起点,不设限,抱有无穷尽的探索之心与挑战精神,才是将危机转变为机会的方法,拼命的做好当下这一刻,就决定了你未来的下一个瞬间。——稻盛和夫
稻盛先生认为,当对前途感到不安,对现状不满的时候,我们不应该抑郁消沉,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天,越是极度认真地投入工作或学习,人生就会越快好转。
所以,当你苦恼现状想跳槽的时候,问问自己有没有在当下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做到极致努力,如果只是单纯埋怨公司环境不好,人际关系复杂,自己没有机遇等一些外在原因,就请想一想,落实到自己身上,可以改变的能掌控的行为是什么?你有没有在业务技能上达到最好?还可以在哪些地方深耕?埋怨上级不给机会,你有没有主动给自己创造机会?
如果自身不改变,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这种情境就会改变吗?与其犹豫不定频繁跳槽,不如反省自身。
如何在消极情况下让自己爱上工作?因为只有爱上工作才会真正投入其中。首先从意识上要暗示自己,“我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工作”,“从事这份工作我很幸运”,“这是我的天职”......
稻盛先生在研究复合式冷水管的时候,为防止干燥变形,出现裂痕,他就晚上抱着这根水管睡觉。当一个人爱上工作,即便面对挫折,他也会不辞辛苦,迎面而上,最终成就自己。
稻盛和夫在《成法》中还警戒人们,持续不等于日复一日地重复,要每日反省,每天精进一小步,长久积累,这样的持续努力,才能缩短与成功的距离。
二、利他
“利他思维”是贯穿先生一生的思维模式,要利员工、利社会,企业才会走得长远。他经营企业,强调上上下下遵循利他原则。
在经营京瓷企业时,从个人行为到组织行为乃至整个经营体系,都服从于“利他”这一哲学,包括后来的kdda和日本航空公司,他立足于造福员工,造福社会,最后带领这三家全球顶级企业走向兴盛。
先生坚信,“只要动机是善的,行动的过程是善的,就不必追问结果,因为结果必定成功。”
“心怀强烈而纯粹的利他愿望,以燃烧般的热情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最终成就伟业。”
这是稻盛先生的成事之法,他认为以利他之心发起的行动,早晚会接出善果,并返回到自己身上。这便是伟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稻盛先生的经营理念,具备使命感是领导者的首要条件。他认为,领导者如果自私自利,就得不到人们支持和帮助,缺乏使命感就没办法团结众人之力,并将其发挥到极致。
他将京瓷的经营理念定位于,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贡献。这种不掺杂个人私欲的经营理念,与员工产生共鸣,上下齐心奋发图强,推动事业迈进。
他认为领导者要怀有关爱之心,对员工,对他人,对社会,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和尊敬。这与仅仅对追求物质利益的企业主观念不同,为社会做贡献,这个使命注定他将为之努力一生。
像我们很多卓越的企业家,都超脱了追求利益本身。华为老总任正非推崇,在华为要把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培养成领袖。在复杂的全球竞争背景下,他认为作为一国的企业,要为国家争取利益,他为发展民族企业,保证国家利益牺牲了很多,女儿孟晚秋至今还不能回国,但是华为手机引领全球进入新时代。
“才能是借上天之物,我们必须将其用于社会和他人。”——稻盛和夫
稻和盛夫的利他、爱人,以德为基础的经营,是他成就一生的处事哲学,他以回报社会回报世人的态度过人生,奠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三、信念
稻盛和夫认为,除了命运之外,世间还存在因果法则,这个法则就是一个人的所思所想、言谈举止,将带来相应或好或坏的结果。
稻盛和夫小时候得过肺结核,最先是他叔叔得了肺结核,当时这个病是不治之症,他极其害怕被传染,每次经过叔叔的屋子,总是捂着鼻子冲过去,而照顾他叔叔的父亲和哥哥却安然无恙,他们觉得没那么容易被传染,而万般小心的稻盛和夫却被传染。
稻盛先生后来明白,是他自己对疾病的过分担忧,反而招来了疾病。消极的思想必将塑造出消极的现实,而他的经历正好反映这一点。这次得病给他的启示就是,如果人生想出现转机,就必须努力改变思维方式。
他强调要尊重这个宇宙法则,并且运用到工作中,你对成功的愿望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实现,鼓励人们要不断描绘蓝图,设想成功后的具体细节,相信内心的召唤,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让自己喜欢工作爱上工作,你便越有可能实现梦想。
这让我想到《秘密》中的吸引力法则,你的思想是正念的,就会得到更多的正念结果。坚定信念,热爱工作全力投入,就会为你的人生蓝图添上浓重的一笔。
稻和盛夫每天实践的六项精进原则,与大家共勉。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要每天反省
·活着就要感谢
·积善行,思利他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现已80多岁高龄的稻和盛夫说,“不管年纪多大,我希望自己始终是一个能够不断诉说梦想,描绘未来光明前景的人。”希望你也如是。
感恩《成法》,得稻盛先生宝贵的成事心得,期待做一个持续精进的成事者,成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