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个人依靠脑中的原有知识,主动获取资讯,从文章中建构意义的过程。定义是“阅读指大脑接受外界,包括文字、图表、公式等各种信息,并通过大脑进行吸收、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意思的过程。
阅读有四个层次:一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一个人只要具备这个层次的阅读能力,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在获得这个层次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一个人可以学习到阅读的基本艺术,接受基础的阅读训练,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第二个层次的阅读,称之为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是指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通常是很短,而且总是过短,很难掌握一本书所有重点。也可以称之为略读或预读。这个层次要问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在谈什么?”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称之为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读者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如果读者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称之为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但只是书本字里行间的比较还不够。借助所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提过的主题分析。因此,很显然的,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若按照这个层次来分,我还在第二层次的检视阅读上正在向第三层次努力,目标是第四层次的主题阅读,在通过近一个月来的阅读来看,觉得自己真的要学的太多,目前只能对于简单不复杂的书而快速阅读,而对于那些什么(人类简史),(文明是副产品),(从晚清到民国)等等这些书我处在懵懂阶段,一来是看不懂然后就没有了兴趣,二来是觉得有些复杂因懒不想去动脑,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觉得应该去尝试阅读理解一下,特别是那些经典著作.....
2月阅读打卡时间从2月8号-28号,记得刚开始参与这次活动的人数是30人,规则是,设定早起时间第一次打卡,然后在当天23点前完成二次打卡200字的读后感或是摘抄,大家一起互相监督和鼓励,每个人有一次复活的机会,两次失败就会出局,这是一个对自己的挑战,于我更甚如此,因为孩子的不确定性及工作的原因,但最终下来,深深的喜爱和习惯上这一挑战,同样这次也成了胜利者,看着从30人慢慢到20人,我有曾过紧张但却不曾有过放弃的想法,一直都是在努力的坚持着.....
这次收获不少,但同时也有些不足,会在三月的阅读中做出改善和提升,很感谢佛山趁早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大家一起抱团成长,互相监督,互相鼓励,这样好过于一个人孤芳自賞,且一个人的自制力有限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出偏差,有时候的我就是如此。除此,通过这次阅读,学会运用了零碎时间,能区分黄金时间的重要性,大多时候都是用零碎时间完成的,见缝插针,这种感觉很好,会觉得自己一下子多了很多时间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情,同样,也让我深刻感受到,自律是多么的重要,从早起到阅读,从输入到输出,等等,这些都需要靠自律来完成....我们都在享受这个过程,相信更多的收获和回报,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偶尔还能收到营长时不时的红包奖励,因此,当到结束的时候,大家都依依不舍得,强烈建议三月再来一次,于是乎,三月我们自行继续阅读21天打卡,据说趁早三月会有新的玩法,期待中......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一书中有提到,功不唐捐,之前不认识也不理解,但当知其中意义时就特别喜欢,本义为:世界上所有付出的功德与努力,都不会白白付出的,终有一天会回到你身上来。每个人,每分钟,每一瞬间的生活,都是在修炼你的内功,提升你的可能性,修好当下的道场,相信功不唐捐。
二月远去,三月继续,与时间继续并肩战斗,你见证我,而我丰富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