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管理类的书,名字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完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一本书对你是否有影响,取决于读中的共鸣和读后的实践。
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对任何事情采取积极的态度,无论什么环境下,乐观积极去解决问题,你的态度决定事情处理的效果。你要相信你可以做出改变,扭转局面,这是我们选择的自由。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第二个习惯,以始为终。确定自己的人生角色,制定自己的目标并付诸行动。在某个角色中,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实现怎样的目标,决定了你的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的成就。因为有目标,你才会有动力去实现。我想,我更加清晰的看见了自己的工作定位和生活角色,并努力去做好。
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有一堆事情要忙的时候,我容易慌乱,什么也做不好。没有事情的时候,比如旅游回来还有一段空闲时间,不知道做什么好了。但是,如果按照轻重缓急给事情分类,列出一个清单,生活仿佛一下子明朗了许多,最近几天就按照我的规划,感觉过得很滋润,很有成就感。我也会在工作中有条不紊去执行我的工作计划,高效处理每天的事情。从以前的事必躬亲,到以后处理重要事件,授权他人做无关紧要的事情,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我也明白,没有必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重要紧迫的事件上,应该未雨绸缪,重点关注重要而不紧迫的事情,例如读书,运动,睡眠等,以百分之二十的活动取得百分之八十的成果,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
以上三个方面的习惯旨在获得个人领域的成功,而当个人有了选择的自由,选项的自由和行动的自由以后,他就具备了不断提高自我的自由,也为公众领域的成功打下了坚持的基础。
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当今的社会需要成熟,诚信,知足的人,我们应该把生活看成一个双赢的舞台,而不是一个人的角斗场。而合作,在我看来,也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第五个习惯,知彼解己。学会主动倾听,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理解他人,任何的人际关系都需要彼此的理解和经营。
第六个习惯,综合综效。坚持双赢模式,尊重差异,理解对方,并努力寻求第三层次的解决方案,让每个人获益最大化。
这三个方面属于社会领域的成功,即尊重,理解他们,建立创造性的关系。
第七个习惯,不断更新自己。投资,磨炼自己,从身体,智力,精神和社会情感这四个方面,培养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和适应能力,例如读书,运动,旅游,强化个人愿景,自我领导,自我管理,每天至少用一个小时实现个人领域的成功,为社会领域的成功打下基础。
其实书里说的七个习惯,生活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只不过不会一一对号入座,也不会用这么专业的术语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但是读完,我觉得有必要对生活进行规划,细化到每周的计划,并在每一天中逐个实现。倒是没有必要列出事无巨细的一长串to do list, 只要一个大概的框架,每天完成之后划✅,一周总结一次,并且做出下一周的计划。我在读的过程中就开始实践,这样的有条不紊给我带来极大的成就感。以前读书的时候一直过得都是这样的日子,计划性强,每天努力达成各种目标,一直坚持到最后。但是工作后就没有那么勤快了,总觉得工作太累了,没必要每天自己做出一堆计划烦自己。现在才发现,这段时间的无序状态让自己倍感无聊,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每天把时间消耗在肥皂剧中。名义上的休息,实际是对生命的透支。幸好遇见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那个喜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