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千洛
北京有一家很特别的川菜馆。
偪仄破旧,人气爆棚。
横在一条小小的胡同里,四五张桌,老长的队,嘈杂拥挤。
第一次听说它,是海南的小闺蜜电话我,说到北京了,要一起吃个饭。
我问,你想吃什么菜系?
闺蜜答,我打飞的来的,就是要去一家川菜馆,跟我走。
嗯,值得飞的来的,必然是好店。
闺蜜住宁夏大厦,我惊奇,这次咋不住凯宾斯基了?
她说,吃饭的地儿挨着,方便走路吃多次。
逛到下午四点,拉我去排队。
我:......
果然...是排队。
我一度怀疑走错了地儿,这大约算是最地道的苍蝇馆。
低矮,昏暗,热气腾腾,人多到无处下脚。
但奇特的是,姑娘们都美,小伙们都帅,桌上红通通辣椒一大片,菜价便宜到离谱。
屋内挤不下,屋外站了一圈又一圈。
一直没桌,好不容易等到了一个四人桌,刚落座,又被安排一对情侣拼桌。
小闺蜜极有出息地说,按菜单点一遍...
2人,大约点了八盘菜...
青菜简直惊艳...样式美艳,口味出众,桌都挤不下,吃一盘撤一盘,还剩了大半,真的是浪费至极。
吃完,余味三日不绝。
兴致勃勃往朋友圈里晒。
有朋友说,啊,张妈妈。
然后大家吧嗒着嘴,隔着微信回味一下。
也有那种极小资,极有品味的朋友,淡淡留了句:嗯,我去过,不错。
对张妈妈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统统全部收服。
赞极!
后面又带朋友去过几次,有一次,朋友开大个的宝马和陆虎,在胡同里剐蹭到了,连蹭了两辆车。
额,你说去胡同吃饭,开车干什么?!
额,被大家絮叨了好一阵子。
之后,就许久没再去了。
一晃几年。
前几天,武汉的朋友M来北京游玩,她晚上定了工体的演出票,准备给她找家辣得不同寻常的店。
继而,惊讶地发现,三里屯也开了一家,在使馆区,竟然环境不错,竟然无人排队,竟然价格还是很低。
2人点了5个菜,差不多全吃光。
M说,好吃好吃,在北京还有三天,我都要来这里吃...
我的内心是凌乱的。
一个湖北人,跑到北京吃了同一家川菜馆,整整吃了三天。
在吐槽完朋友后,我自己,接下来的一个月,又去了四次,有时独自,有时呼朋引伴。
还是一样的店名,可再也不是从前的张妈妈。
味道不太稳定。
门前也少了长长的排队的人。
店内永远坐不满。
声音还是嘈杂。
菜品貌似也没有变。
只是少了许多直播的姑娘们。
围坐在大桌前,一个一个的挤,从四个人,挤成八九个人,围着桌子,别人的菜都挤到你的眼前,别人的耳语也在你耳边。
扭头加个菜,也能不小心进到别人的直播镜头里。
当真是嘈杂而温馨,矛盾却不违和的画面
极市井,极生活,极让人想念。
如今还叫张妈妈。
只是当年的张妈妈已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