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卷惜阴
我研究妈祖许多年,做新妈祖,其根本乃四书五经,尤其是《论语》。孔孟之道,对新妈祖太有用了!人类文化多姿多彩,传统文化中,文学与诗歌等鲜活的艺术形式,优秀的作品数不胜数。许多优秀的散文,更受读者的喜爱,仅《古文观止》中,就有许多美文。《古文观止》,儒学经典。登科未足酬多学,执卷犹闻惜寸阴。我写作散文,自我努力,天道酬勤,创新八股诵,第一重要的,学习《论语》,理解《论语》,实践《论语》。
《论语》之所以被发扬光大,是与孔子学说中强调自我约束、强调服从尊长有着直接的关系。礼!理学,秩序,“仁”,非常重要的。衣冠济济归儒学,八股中庸得古风。礼,中庸,多好啊!孔子境界高,曾亲身实践过自己的思想和抱负,结果是处处碰壁,不过,他依然伟大地认为,“仁”最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实现“仁”,须中庸。美妙绝伦之《论语》,“德”,自求多福,与人为善,心平气和,循序渐进,谦虚和气,实实在在。
会取孔门仁者意,等闲风月不虚谈。无与伦比的《论语》,含蓄的模棱两可的议论和感慨,是一种无奈的体现。然而,时间把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了,其他如孟子、荀子等学者,对儒学贡献也大。高哉孔孟如秋月,万古清光仰照临。社会在发展,应该从发展中总结出经验。我认为,孔子,“日月之明”,不可替代的。学问非今日,唯须积年多。理解《论语》,实践《论语》,要靠时间积累,知行合一,通过实践,举一反三。
新时代各方面非常发达,可解决许多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治经通古学,应务富时材。真正可以解决问题的,依然是孔子学说。我做新妈祖,天道酬勤,八股既登学,晨昏在克勤。我孜孜不倦,退休后继续津津有味地努力。螺旋前进的“新妈祖”,龙飞凤舞盘旋而出的《八股诵》四卷,卷一《新湄洲》2025年五一节出版,卷二《天妃路》2026年春天运作,卷三《妈祖传》以及自传体的卷四《妈祖大学》,里头内涵都是孔孟之道。
孔子学说,对今天的中国依然有很强吸引力。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是更多的公共意识,是社会更加细密的分工与更加紧密的合作,人们通过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这也是“仁”,个人自我修养。显然,立足于“仁”的孔子学说,可以适应新时代需要。深沉智虑儒经学,磊落胸怀一卷书。《论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既是“经”,又是“经”中之“经”。我认真学习《论语》,理解《论语》,实践《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说的圣典,《论语》思想影响着中国以至世界。《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作为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的内容丰富,两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许多格言,如:“听其言观其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和为贵”,“见利思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有现实的意义。《论语》在古代,是必读书,今天要了解儒家思想,《论语》也是必读书。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变革中前进。《论语》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之精华,不可不读。论语是人生哲学,必须将所学,落实在生活的每一处,
《论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记载了孔子及孔门精英子弟的言行举止、论学历事,与其他诸经相比,具有绝无仅有的直接性和体己性。“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古语,则在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世人对于《论语》的推崇。《论语》开篇即论“学”,可见“学”的重要性。“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孔子论“学”,别有深义。螺旋前进的“新妈祖”,龙飞凤舞盘旋而出的《八股诵》四卷,算是学习《论语》的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