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麻麻亮,抑或是刚能面对面地瞅见人形时,乡村就从清晨的沉寂中醒了过来。电动三轮车从门前经过时,在水泥路上颠簸而发出的一声响,就敲开了清晨的门环。
“一日之计在于晨”。农村人醒得早没瞌睡,在凌晨三四点钟,就有起床在村口集合的钟点工。五妈是领头的,她招呼一班妇女,头上戴着“鸡娃灯”,提着小马扎,有序地上了一辆大一些的面包车,她们今天要去铲芹菜。
我们附近的村子都种菜,一片连着一片的,劳动力就成了问题。家里没种菜或者是不忙的人,就组织着去打忙工,一小时十元钱工资为种菜人解决了劳力,自己又多了一份收入,摘辣椒、装黄瓜,忙得不亦乐乎。
“钱里头有火哩”五妈说,“我一天都没短过工”
为了避免中午干农活时太阳的暴晒,农民干活就一个“早”字。
五点钟不到,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夫妻二人铲菜、摘叶、装筐、手提,一筐筐的花白、菜花运到地头,小心地码上停在地头自家的电动三轮车上。
田地里的些许雾气漂游在胯下,似仙境一般,人就成了采摘仙果的仙人!还挂在头顶的圆月、轻云似的雾气、壁绿的菜畦和人,简直就是一副美丽的图画。空气清新的像过滤了一样,站在菜地中间深吸一口,甜甜的味道,沁人心脾,五脏六腑就都是舒坦着的。明亮的露珠在叶子上滚来滚去的,是凝露,似琼浆,它一定是甘甜的味道,一不小心就掉下来,落在手背上、鞋袜上,冰冰凉凉的。
车上高高耸耸地装满了菜,车帮被向外撑开的斜张着。不知道她们是啥时候下地的,只知道昨晚在门外闲谈时,听他们说今天铲菜的计划。种田人整天仔细地伺弄着菜地,田里摘苗、浇水、施肥的活基本都是在清晨完成的。
当村里的狗被各家主人开门时放出来后,村子里就有了生气。在院子里关了一夜的狗,一出门就低着头,满街道的淌着露水四处游玩,又去各家门前的垃圾桶里翻捡吃物。现在生活好了,农村的狗和城里楼下捡破烂的老头、老太一样,都爱翻检垃圾桶。不同的是城里头老头、老太是为了找纸壳子卖钱;而农村的狗是惦念那垃圾桶里的好吃喝。谁家昨夜扔出的垃圾里有夜餐吃剩的肉菜、骨头,狗就不离皮的趴在垃圾桶上,弓着身子仔细地翻拣,直至满街道的垃圾桶都要被翻倒在地,打都打不走。
鸟儿有自己的作息规律,当早起的鸟儿从院子里到街道上,叽叽喳喳地叫着飞过时。养羊的人就提了大桶、小桶挤好的羊奶,在村口等着收羊奶的车来。清晨的凉风伴着潮气,把人的说话声、倒奶时铁桶产生的碰撞声和奶的香气传到了村道深处。
七点多钟,各家的大门打开。老人招呼着、领着孙子去村口等校车接学生上学。年轻人打扮得清爽靓丽地,骑着电动车去上班。各家厨房里从早餐的准备,开始了农户一天里的烟火气息。吃饱了早餐的人们,汽车、摩托、电动车又同一个方向地出村而去,惊落了顶在草尖儿上的露珠;惊出了半轮红日;也惊出了天边一抹艳丽的彩霞。
村外的蔬菜代办处,这时候是最忙的。一辆辆满载蔬菜的三轮车正在过磅、摘叶、入库、上车、记账。泥湿的衣服搭在车头上,头顶上冒着热气,人人都是高兴的,都满脸笑容地忙活着。
校车鸣着笛,“、、铛....”地响着靠了站,学生们在大人的监督下排队上车。等车走后,又去路边的早点摊买了包子、油条,赶紧回家去给家里老人送去。老人和孩子也和城里的老人、孩子一样的幸福呢。
太阳一杆子高的时候,田里的人就开始往回走了。忙完了活路,地里的人就少了许多。卖完菜的人开着空的三轮车进了村,村子里就热闹起来了。走路晨练回来的几个女人,比划着刚从超市买来提在手里的菜品,商量着中午饭的做法。男人们东家、西家地相邀去喝茶,交流着今天的菜价和收成,交谈着耕种技巧和管理的话。
几个老人闲不住地在劈柴。其实农村早都烧煤气了,这些柴也许就没有用处,但老人干了一辈子习惯了,仍旧收拾了柴火,用袋子装了,码在屋后的房檐下。还有几个老人聚在一起摸起了纸花牌,逛累了的黄狗,这时也卷着尾巴蜷缩在旁边晒起了太阳。
给村子里人家干装修的人到了门前,不一会儿,电锯声、气泵声就响了起来。卖菜的、收粮的,人声、车声已此起彼伏地,村道上热闹了起来。
田里的露水已经散尽,收拾完田里的活路,青壮年又要外出打工挣钱了,人人都有使不完的劲,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乡村的清晨就是这般从田地里到村子里都透着无限的生机,从宁静正开始,在热闹声里上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