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44期“空”专题活动。
“来来来,接着!见者有份啊,回家煮煮,保证满屋飘香!”
见我停下自行车,楼下邻居抛过来一个塑料袋。我低头看,是两根鲜玉米。
还没表示感谢,另一个不太熟的邻居又递过来一个大茄子,“一锅蒸,蒸熟了拌茄泥儿,可好吃了。”
哇哦,他们新开的菜地,居然这么快有了收成!
原本,这是我们楼前的一小块儿空地,稀疏的野草遮不住皴裂的黄土,每逢刮风,尘土四起,各家屋里都一片狼藉。
我曾问过物业的一个大姐,为什么不把这块空地利用起来,“建一排车库或储藏间,要么铺一层水泥,分成几个车位;或者只是种点花草固住沙土也行啊!”
大姐挑眉摊手:“那不得领导发话?有人提过,领导让我们别多事,说他们早有规划。”
去年,对门老太太沿墙撒下南瓜籽,招呼大家“长了一起吃”。只可惜,还没等瓜秧长大,物业的铲草机就一通扫荡。
老太太跑下去跟他们理论,却也没能护住她的秧苗,只气得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门卫大爷笑得很有内涵:只你一个人种不行,你找几个在物业能说上话的人一起种,看谁还敢动你的菜!
草初见绿的某天,空地的东南角被种了几行羊角葱;又过了几天,东北角有人支起了塑料薄膜,大概是种了豆角茄子之类的东西。
某天回家,看见一群人围在地边,交头接耳地不知道说些什么。我心里一惊:地里已经绿意盎然,不会又都被物业铲掉了吧?
走近了,才看清原来是又有新人加入,一个种红薯秧,一个移栽玉米苗。
楼上大姐招呼我:你也栽点什么吧,还有一小条地没人占。
我笑笑拒绝:我懒,你们种吧,我跟着蹭吃就行。
对我来说,种菜简单,浇水是大问题。我家在四楼,每天上下班一趟就已经够我喘半天了,哪来精力运水浇菜?
和谐社会,有人负责辛勤劳作,有人负责观赏悦心,很不错。
每天下班,我都会放慢脚步,对着那一片绿色,使劲呼吸两口带有植物清香的空气。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能有这样一处净土,我已知足。
进入暑假,我开始蜗居生活,非必要不下楼,偶尔兴起,就趴在窗台上隔了玻璃看看郁郁葱葱的小菜园。
“一放假就不见人影!”见我抱了玉米和茄子,车库邻居也过来凑热闹,强拉我去她家。“给你留了几个丝瓜,再看不见你,我就自己炒着吃了。”
她的丝瓜原本是种在几个塑料桶里,后来才移栽到空地一角。帮她搭木架的时候,她承诺一定会分我几个丝瓜吃。
“我们这些老文盲认死理,说了给你就一定会给你留着。你要是早点下来,有十来根呢;老也见不着你,我只能把不新鲜的拣出来吃了……”
蹭来的晚饭,格外丰盛:鲜香的煮玉米、爽口的蒸茄泥、浓郁的丝瓜豆腐汤,还有对门老太太自制的麻酱烧饼。
睡前,物业大姐发信息询问单招事宜。之后,她又提起空地变菜园的事:“你真该占上一块儿。你不种,我可以啊!”
这,或许就是中国人特有的“见缝插菜”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