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深人静之时,天空中没有一颗星星,只看见一轮银月挂在漆黑的幕布中,可望而不可及。皎洁的月光撒在熟睡了的大地上,泛起一层层银白的波浪。就在那月光最密集的地方,有一团火光在跳动,这显得十分神秘,似乎就在这火光周围,隐藏着什么奇迹。
火光是从一间小破庙中传出来的。在这间破庙中,有一位读书人在此过夜。
这个人叫唐寅,字伯虎。唐寅曾参加乡试,并考得第一名,成为举人。这次,他准备进京赶考,可他的目标已不再是考中一个小小的进士,他将挑战自古以来读书人的最高荣誉——连中三元!
他已经成为了解元,以他的才学,会元和状元绝不是遥不可及的。可是,命运有时候是十分残酷的,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月亮依然还高高的挂在天上。这时,唐寅已经打好包袱准备继续赶路。但就在这一天,在一棵柳树下,唐寅遇到了一个影响了他一生的人,这个人叫徐经。
徐经,江阴人,是唐寅的同科举人,他在赶考途中与唐寅偶遇,于是两个人便结伴同行。徐经这个人既是才子,也是财子。因为家里富有,读了不少书。自己本身也很刻苦勤奋。但他并不像唐寅那样,天生就是神童,随随便便就能考个第一。可他偏偏又争强好胜,绝不容许身边有一个胜过他的人。这次又见到唐寅,更是嫉妒的发狂,心想:我比他用功万倍,凭什么依然不如他!于是,愤怒的种子便由此萌发。
在接下来与唐寅相处的几天里,徐经发现,自己无论再怎么努力,也终究胜不过唐寅的,而唐寅也将成为自己成功的最大一块绊脚石。经过深思熟虑,徐经终于下定了决心——作弊。
到达京城时,徐经令属下买通好了当时的考官,程敏政。
与此同时,唐寅却似乎什么也不知道,他不知道徐经内心的嫉妒与愤怒。也决不会想到,在平日对自己恭恭敬敬的徐经那虚伪的笑容背后,暗藏着怎样一种阴谋。而唐寅,也正是被此阴谋,推向了人生的低谷。
到考试的日子,唐寅在万众瞩目之下进入了考场,然后带着轻松的微笑离开。和他同样信心十足离开考场的,还有徐经。
考完之后,人们都在猜测谁能得第一,夺得会元。这时,唐寅意气风发之下说出了一句
话:“诸位不要争了,我必是今科会元!”
所有人都听到了这句话,很多人没有在意,但更多的人却把它记在了心里。这个人的自信里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事态严重了,还没发榜,你唐寅怎么就能提前预知呢?除非,除非是作弊!
于是,就有人将唐寅告到了官府。经过审查,唐寅含冤被贬为小吏,当然了,江阴举人徐经和考官程敏政因合谋作弊也受到了严厉的处罚。
就这样,一代天才唐伯虎,结束了他的求学生涯。
之后,唐寅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于天下。
唐寅,虽然你永不会再有金榜题名的机会,虽然你被冤作弊,但你那无穷的学识是无法泯灭的,是无法被历史所遗忘的。
你依然是大大明王朝的骄傲!
(这篇文章情节我有些改编。作为一名初二学生,我觉得这篇文章确实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能够给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