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欢迎来到大师兄点评历史之《大明王朝1566》第一讲“云在青天水在瓶”。这一讲中,我们来到嘉靖三十九年,嘉靖三十九年发生了三件大事,即遇冬无雪,国库亏空,万寿宫烧毁。三件千古未闻的大事引发了民间议论纷纷,人心惶惶,出现了上位者无德的流言,矛头直指嘉靖帝和朝堂。嘉靖帝内外廷下罪己诏,斋戒祈求上苍降雪。
图片
01生与义的抉择
大明王朝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个也是最强大的汉人王朝,他拥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几百年来一直坚持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的政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是数十个朝代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图片
遇冬无雪,民间谣言四起。嘉靖帝找来钦天监监正周云逸,想让他找出三代以来盛世无雪的例证,从科学的角度证明冬天无雪与人无关。嘉靖帝时期属于明朝中期,明是日月同辉,所谓如日中天大明朝,出现了冬天无雪的天灾,作为当政者简直可谓是心焦。偏偏遇上一个不怕死的周云逸站出来,直言宫内开支无度、阁衙上下贪墨、国库空虚、民不聊生,这是上天的警示。
图片
周云逸作为一个观测气象的官员,他违背了自然科学,违背了他的职业道德,声明天灾源于人祸,冬天无雪是因为嘉靖不修德,朝廷官员贪污腐败所致。但周云逸说我是大明官员,当官不为民做主算什么官,为官者上对国家负责,下对百姓负责,周云逸是一个合格的官。
图片
冯保审问周云逸,这番大逆不道的话是谁教他说的,周云逸言为民发声不用教。冯保,东厂提督太监,在明朝,东厂锦衣卫是属于为皇帝处理机密事务的直系下属,所以东厂提督算得上是大官了,位高权重。这里出现了两位人物,冯保和周云逸,一个是不务正业但行政道为民做主的下属,一个是听命皇帝言听计从而名利双收的下属。
图片
生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生与义的选择,也确定了你的价值观。冯保两次询问周云逸何人指使,实则在给周云逸机会,但周云逸绝口不提,一心赴死。嘉靖帝给出的指令是廷仗二十,为人下属时刻揣摩圣意,冯保下了死手,二十仗完周云逸当场毙命。
02把握度做实事
我们看冯保的举动,嘉靖帝下令给周云逸二十廷仗,他却将人打死了,事后嘉靖帝会责罚他吗?
图片
这个就是在看管理者给你下命令时,你能把握的度,人不怕做错事,多做事做错事不怕,怕的是领导者不给你做事的机会,认为你是一个不能承担责任的人。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嘉靖帝这会在气头上,你不可否认他可能也是存了杀心的,但是他没明说,而冯保就在揣摩圣意了,他前期给了周云逸两次机会,他都没抓住,这样的人留着可能对朝政有帮助,但他不服管理。
图片
从周云逸的死,我们可以思考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第一种是冯保代表的是趋炎附势有想法的人,第二种是周云逸代表的是不务正业讲良心的人,第三种做好分内事适当建议的人。
同样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好的政策要上传下达,管理者要拿出执行力,你该怎么做?像冯保一样有自己的想法但会屈从上级的想法,还是选择周云逸的遵从本心。不论哪种选择,只要你还在这个岗位上,你都要做事,做实事,把握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