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整个礼拜,思绪都很乱,原本只要坐下来写,多少好赖都能写点的状态一去不返。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对,但强迫自己写也没有进展,拿起手边的书来看也不太能看进去。
直到11月5日,不知在微信还是抖音上翻到一个写作变现训练营,只要1元。这种为期5天的短期训练营我以前也参加过,大致的套路也都知道了,这次还是付了1元参加进去,一来是想看看这回这个的套路是不是跟我想的差不多,二来,也是想强迫自己转移下注意力,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也许也会有收获。
果然,还没有开营,老师先推荐了一本书《写出我心:普通人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作者:【美】娜塔莉.戈德堡,我也没什么信心能细细品读,于是在微信读书里找到这本书,用听书功能播放,用了一个下午时间听了一半,奇迹般的我听到了一些我觉得对我很有些启发的语句。
比如:说实在的,每一回动笔时,我们都在纳闷自己以前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每一回都是一趟新的旅程,而且,没有地图。
说得太好了。可不是吗?我自己写连载也是坐下来,硬着头皮往下写,先不管好不好,内容是否连贯,由着笔下的人物自己去说话做事,完成大致一章内容时才来检查内容和故事情节发展的问题。
比如:1.手应当不停地写。(不要停下来重读你刚才写的那一行,那只是在拖时间,并在设法掌控你正在说的话。)
2.不要删除。(那是在编辑你写的东西,就算写出来的并不是你原本打算写的东西,也随它去。)
3.别担心拼错字、标点符号和文法。(甚至别去管是否把字写出了格子,或超出线。)
4.放松控制。
5.别思考,别想着要合乎逻辑。
6.直捣要害。(倘若你写出了可怕或太过赤裸裸的东西,那就一头钻进去,其中说不定蕴藏了很多能量。)
上面这些规则可不就是我创作状态最好时候的样子吗?忽然有种四舍五入我也能像作家一样创作的自豪感。
尽管她书中的内容不可能全部适合我们使用,比如她是比较早期的作家,更偏爱用笔写,尽管有些章节说得很抽象,但有一段话非常对:
别担心自己的才华或能力不足:持之以恒地练习,才华便会有所增长。片桐老师说:“能力好比是地表底下的水。”无人拥有这水,然而你可以汲取。你努力下工夫汲取,它终将归你使用。所以,只管不断练习写作,一旦你学会信任自己的心声,便得引导这声音。想要写小说,就写小说;假如你想写的是散文和短篇小说,那就写这两样。在写作过程中,你将学会如何写作。你会信心满满,相信自己终将身怀所需的绝技和手艺。
虽然这本书我还没有全部看完,但就已读的一半内容来看,确实适合想要学写作的普通人,它不是系统的写作教程,而是娓娓道来每个初始写作人会遇到的各种小问题。
我已决定将这本书作为常用工具书,时常去翻一翻,甚至不用按顺序去看,随便打开一章,都可以为处在写作困境中的自己带来点亮光,劈开条新路子。
相信它也适合每个刚开始写作的初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