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农历正月二十八,星期四,阴 老家的环境3
......
通过堰塘边上的小堤埂,往西走过去,就是一大片树林了。
这片树林是村里人种的杨树,都有小碗口粗了。原来是分给村里人作菜园用的,现在人们都不种菜园了,都改成种树了。
原来是低矮的菜园,站在台子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农田和几里路之外的邻村庄和杨集集市上的建筑物。
现在这些杨树林挡住了的视线,看不见远方了。
冬季看这些树林,眼里只是一片光秃秃的林子;不过一开春,这里就变得生机无限了,眼里尽是绿色。
初春的上午望过去,树干全都泛着黄绿色的嫩芽,一树连着一树,一片连着一片,煞是好看。
到夏天树林里就更热闹了,知了不停地叫着。
女儿在八九岁时回到乡下家里来过暑假,连续几天缠着母亲陪她去树林里打知了壳。母亲为了孙女,也不嫌热,拿着竹竿就出了门。
祖孙两个在树林里看前看后,一个看,一个打,不嫌树林里胡糙,虽然满脸热得通红,也感觉不到热。打的知了壳用柳条串起来,一大串的,女儿乐得兴高采烈,母亲也笑呵呵的。
现在空气也变得混浊起来了,雾霾也影响到了农村。
小时候,站在台子上白天可以看到很远地方的群山,连绵起伏的;晚上可以看到磷矿镇上的灯火。
那个时候,磷矿开发,那里是一片繁华之地,一到晚上就连排亮起电灯。
我们这里那时候用电还不正常,晚上经常是点煤油灯或者蜡烛的,对磷矿上的电灯很是羡慕。
现在磷矿开发也没有了,这些记忆中的灯光也消失了。但现在家里用电正常了,吃水也不用手压机井了,改成用电动机抽水了。
父母在用电正常的日子里,仍然很节约用电,不到天黑就吃好了饭,免得晚上多用电。
父亲说,节约用电是美德,也是为环保节能作贡献呀!母亲则在一边“埋怨”说,该用的还是要用,像父亲那样舍不得用电,是“小气”。
堰塘虽然干了,空气虽然变坏了,但老家的树林多了,鸟儿也多了。
今年过年气温高,在老家住的几天里,每天早上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是鸟儿唤醒了梦中的我。
除夕那天早上和父亲贴着对联,门前树上的喜鹊一直“喳喳”地叫着。父亲说,过年喜鹊叫,好兆头呀!
是呀。又是一年新春到,又是一年好光景。
但愿整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好起来,但愿老家的环境变得好起来,让父母的晚年在好的环境里度过,愿他们的生活越过越好,愿他们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