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侄女跟我们分享了她带的一个学生经历,让我们听了之后简直唏嘘不已。
她说你不要认为上了985, 211都是多么了不起的人。有些人的思维方式是根深蒂固的,不会因为她上了什么学而有什么改变?
比如说她前几年带的一个学生,这个女孩当时是浙大硕士毕业的。这几年浙大的排名可是相当靠前的,在国内来说已经算是名校了。
很多学生的最终目标可能就是考上浙大。
这个女生浙大毕业之后,在外面工作了几年。然后就回到了老家了,她的目标是当全职家庭主妇。或者说即使现在工作,最后也可能会回到家庭。
侄女就觉得奇怪,拿着名校的学历,以后的目标确实要回家带孩子,非常让人想不通。
这个女孩子就回答:“我老公让我回家带孩子,我自己生了一对双胞胎,两个孩子需要人照顾,就想回家带孩子”。
最后侄女感叹道,这类型的人纯粹是占了优质教学资源,非常听话,当年考试肯定是刷题刷出来的。
至于她有没有能力,有没有什么想法,好像都不在他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
昨天有几个家长和孩子讨论了。人这一辈子应该干些什么?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
可能很多人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具体自己这辈子能做出什么事情?可能很多人都没想过。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写到一个清华毕业的学生,现在几乎每天在家里呆着,不出门。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早期的时候经过自己努力奋斗,房子车子和钱都已经奋斗到手了。可是现在也刚刚40岁,正是人生奋斗的年纪,可是他却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所以有时候,名校的光环可能只是表象。具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还需要你在,具体的工作中,其余一步步挖掘自己想要做的,或者说是自己做事情的意义。
这个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人他就是有一个坚定的目标。他愿意为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不管情况发生任何变化,他都不会有任何改变。这种人也是最能成事的那一类人。
前段时间看到了喜茶创始人的经历,人家从学校毕业之后,就是要创立自己的品牌。
他的目标就相当明确,做每一杯奶茶都要尽心尽力,一丝不苟,所有的配料都要一点一点的去研究。
试问这样的人他不成功,说的过去吗?
之前看到稻盛和夫的《活法》里面有一句话的意思,在你做事的时候,你能感动神灵的那一刻,也就是你的成功的那一刻。
试问一下,我们大多数人在做事的时候,有谁能做到能感动神灵的地步呢?
稻盛和夫当年在做京瓷的时候,他自己作为技术员,为了做好当时那个零件儿,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如同爱迪生当年做灯泡的时候,用了多少种材料做实验,可能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但是人家的目标很明确,不管发花费多长时间,寻找多少种材料,一定要把这个灯泡制作出来。这就是人家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做任何事情一通百通,正是有了自己的一套行事方法,稻盛和夫能把三个企业做成世界500强。在世界范围内这种人还是很少有的。
侄女挺为她的这个学生感到惋惜的。自己的学历和层次都不错,就想着多为国家做一点事情,而只想着回家带孩子这种人人都能做的事,实在是太浪费国家的教育资源了。
就能力了,还是要为国家和人类的发展多考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