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巨婴国》看至396页。
这一部分应该是最有争议的地方,武老师用大量篇幅对孝道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无论怎么看,孝就是顺,而按照温尼科特的说法,“婴儿会倾向于无情的使用客体”,如果此时父母不能满足这个需求,对于孩子将是致命的打击。
这种顺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递减。最终成为两个分离的个体。
但在这个国度不是这样的,这里父母将孩子作为“自体客体”来使用,而最终又形成一种共生绞杀关系。更可怕的是,这种关系代代轮回。
这部分思考的是:
1、为什么在亲子关系中双方都存在自杀冲动?
2、富二代怎么了?
▶01
书中提到了两个看似截然相反的例子。
一个是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母亲屡劝不止,跳河自杀。另一个是孩子留下遗书,指控父母到底是不是亲生父母,然后自杀。
不同的表现,但从本质上看,都是同一回事。
这都源自巨婴的“全能自恋”:即世界应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
在父母身上,特别体现为,孩子必须要听话。听话就是孝顺,就是孝道。按照科胡特的术语,这就是将孩子当做了自己的“自体客体”,即虽然是个客体,但就像是自己的一部分一样。
(徐钧对自体客体这一术语的解释不太一样,鉴于他在自体心理学的地位,当然学术上更加可靠。但此处用武志红的说法,更加便于对问题的理解,尽管这是不严谨的。)
实际上,巨婴的自体感是很脆弱的。如果他发现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让孩子听话时,就会采取最后一招:即我去死。我用死亡来让你听话。
可惜她不知道的是,这一招根本是没用的。死去之后,孩子照样玩游戏。
反过来,作为孩子的一方,只要听话就行,自然会感觉到自己像个工具一样,根本不是个人。而如果再加上孝道的洗脑,则更加无法形成健康的“自我”。
父母根本无法体会到孩子所感受到的痛苦,还以为自己在表达“爱”。孩子则感觉还不如死了来的痛快。
▶02
富二代中有一部分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标签。
他们张扬,四处惹祸,天不怕地不怕。最极端的表现是,飙车撞死了人,还在一起谈笑风生。
武志红认为,能够创造大量财富的人,往往都是很强势的。他们的处事方式、价值观在他们的时代获得了成功,这会让他们有很大的冲动把这份经验传承下去。
所谓孝,就是继承先辈的意志。这也是武老师所抨击的地方,继承当然是应该的,但只有继承就不应该了。武老师发出疑问,这是不是我们从未形成“超越文化”的原因?
肯威尔伯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包含并超越的。一味的继承不但让更多传统文化也好、技艺也好变成了“保护遗产”,也在阉割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
回到富二代,从未有人问过他们,是不是愿意继承父母的那份价值观呢?我们更常看到的是,都不喜欢父辈的道路。
于是,潜意识里不愿意服从,而又没有办法逃脱。这种冲突让他们不断惹祸,闯祸是对父权的挑战。
你不是万能的吗,那你来帮我解决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