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天: 垄断企业-私人收税者 (2023-10-17)
垄断企业,其实是市场中常见的现象,除了少部分特殊资源或者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之外,大部分其实都是竞争性企业,有些高科技企业因为专利原因,在享受政府给予的专利期(一般20年)可以实现超额垄断利润,一旦过了专利期,由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大增而沦为商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普通的竞争性企业。
垄断企业有三特点:
1、垄断资源: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独家经营)
比如:烟草专卖、军工企业、水电煤气、铁路、电讯等等
2、政府管制:政府给予单个企业排他性生产某物品或服务的权利;
3、生产流程: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生产产品。
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竞争企业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既然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是不是垄断企业可以凭借独家经营,自己有价格决定权,为了利润最大化,干脆无限量生产好了,这样总收益就可以无限大增。答案是否定的,消费者对价格是敏感的,垄断企业一旦增加销量,价格必然会降低,说明垄断企业赚钱也是有局限的,也有自己的天花板。
有些行业属于自然垄断,比如城市供水,需要铺设管道,如果有几家自来水公司竞争,不可能所有公司都来铺设一遍管道,所以政府出面干预一个城市只允许一家自来水公司,这样效率高又节省资源。
当然有的自然垄断最后也变成竞争企业,比如某地修了一座桥,这是当地过河唯一的桥,处于垄断地位,随着过河的人员不断增加造成拥堵,于是当地又修建了几座桥,于是独家经营变成多家经营,竞争对手完全替代品出现,垄断被打破。
垄断企业到底如何做生产决策的?
垄断企业做生产决策基于如何使得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由于是独家经营,自己有价格决定权,如果定价过高,人们的需求必然就会减少,如果想增加产量,价格又必然会下降,无论价格还是产量,过了某一个边际点,总收益都会受影响,因此垄断企业一定要找到价格与产量最佳点,通过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垄断企业总收益,它等于销售量乘以价格。
垄断企业边际收益与竞争企业大不相同,垄断企业增加销量,就会对总收益产生两种效应:
1、产量效应:销量增加,总收益增加;
2、价格效应: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竞争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垄断市场:价格大于边际成本;
对于垄断企业,谈供给曲线意义不大,关键看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形状决定了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又决定垄断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
比如:垄断药品与非专利药品
政府对于新药,一开始会给予专利保护,保护期一般20年,在专利保护期之内,该药企可以享受暴利,一旦专利保护期结束,意味着垄断结束,药的价格马上因为竞争对手的完全替代品出现导致价格下降,一直下降到边际成本。
垄断对社会经济福利代价其实是比较大的!
垄断会导致无谓损失,无谓损失三角形衡量垄断的无效率,垄断企业利用市场势力所引起的经济福利减少,垄断引起的无谓损失类似税收引起的无谓损失。垄断企业类似私人收税者。
垄断利润,是一种社会代价吗?
垄断企业采取价格歧视是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理性策略。垄断企业可以根据支付意愿划分顾客。当然某些市场力量会阻止企业实行价格歧视,其中就是套利,比如低价买进某垄断产品,摇身一变在另一市场高价卖出,这就是套利。
垄断企业通过价格歧视策略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电影院对老人与孩子不同电影票价、飞机票的不同时间段的票价、一些折扣券、对某些特定人群财务援助、采取数量折扣、一些高等院校对富人的孩子涨学费,对中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全额奖学金等行为都是垄断者利用价格歧视策略采取的主动资源配置行动。
垄断会造成社会经济福利下降,就像政府收税一样会造成无谓损失,真正最有利的就是垄断企业本身。政府如何应对垄断企业的挑战?
1、出台相关公共政策,增加垄断行业竞争力;
2、管制垄断企业行为;
3、把私人垄断企业变成公共企业,采取公有制;
4、交给市场处理,不作为;
总结:
我们对垄断企业相关概念与逻辑做了系统梳理,发现追求垄断其实是许多企业创始人的梦想,因为垄断企业本质上就是私人收税者,在这个市场上独家经营,没有竞争对手,有绝对的定价权,有强大的市场优势。在当今世界,除极少部分水电煤气、军工、烟草、电信等可以长期垄断之外,大部分行业可能会产生短期垄断现象,但是因为垄断所产生的高利润很快被众多的竞争对手的完全替代品击垮。
发明专利是当今时代经营企业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的重要捷径,比如微软,就是因为相关软件专利,让微软长期享受全球私人收税者的角色,比尔盖茨连续20多年坐拥全球首富的宝座,目前更多的互联网巨头、医药巨头正利用专利保护优势享受超额垄断利润。垄断损害了社会经济福利,创造无谓的损失,政府为了防止巨头们利用垄断优势遏制竞争对手,阻遏社会科技创新,各国政府利用行政手段与《反垄断法 》阻止其不公平竞争优势的扩大。
曼昆《经济学原理》余超林解读之17: 垄断企业-私人收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