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曾明在陶冶和姚遥的陪伴下,浏览了一圈“鸿儒家园”的各个运动场地。
对这些运动场地,曾明是自然熟悉的,这次又是相隔4个多月,才来“鸿儒家园”,主要也是看看维护的相关情况。
在眼见为实,很是满意的情况下,便关心地询问起二人的个人问题。
陶冶陈述中的无奈,让曾明也体会到,都市中的大龄剩女并非都是个人的原因,而陶冶就是被家庭托累后的典型代表。
姚遥在一旁同情地说道:陶经理就是心眼实诚,觉得父母送自己读了大学,心里便觉得亏欠了。
加上还有个小10岁的弟弟,小地方又有传宗接代的封建残留,父母和弟弟挣得又不多,想在小地方盖新房,不靠陶经理还能靠谁?
陶冶长叹一声:曾先生,姚经理说的也正是我的无助,有时想摆脱也是惘然。
这些年,也幸亏你给了我机会和信任,要不然我这个人情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清?
很显然,陶冶和姚遥俩人在多年的工作中,彼此也有一些深入的沟通。
曾明笑了笑说:姚遥,陶冶耽误了自己的个人问题,是因为家里的拖累,你呢?难道还没有从过去的爱情阴霾中走出来?
姚遥在四年前被曾明提拔为维修部经理时,俩人也有过一次促膝而谈。
曾明听姚遥说过,他有两次被爱情所伤的经历。
第一次是:可以说是青梅竹马的,同村的,本来双方家长都默认了的女朋友,因为姚遥要上大学,女朋友没有架得住高彩礼和自己父母的撺掇,最终嫁给了别人。
等姚遥当年春节回来,女朋友已成他人妇。为了不让他伤心难过,父母也一直瞒着他。女朋友呢,自知有些愧疚,也躲在丈夫家不回来,连个解释都没有。
姚遥心中最美好的爱情就此破裂,于是一门心思读书,连暑假都在外面勤工俭学,以求尽早忘掉这青涩的,刻骨铭心的初恋。
第二次是:到了大三好不容易熬过去了,又迎来了一位学姐的亲睐。
学姐的亲睐让姚遥重新唤起了沉睡的爱情,但鉴于之前的伤害,姚遥始终不敢在大学毕业之前有所表露。
但姚遥一毕业后,就抱着努力赚钱,迎娶学姐的想法去做的。
甚至姚遥还跟学姐共同履职在同一家公司,除了能跟心上人经常见面之外,也渴望在爱情的激励下,工作有所成绩。
但不善交际的姚遥,在踏实的工作中,并未得到重用。
而善于交际的学姐,却慢慢得到了升迁,职位的提高,收入差距的拉大,出席应酬场面和时间的错落,让姚遥感觉到了危机。
果然,在姚遥的预感中,学姐也很直爽地说出了,要割断早已在感觉之中的,并未确定下来的男女朋友关系。
姚遥心里虽痛,但也是义无反顾地、笑着答应了。
姚遥望着曾经对自己关爱有加、嘘寒问暖、并答应共同努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学姐,离开自己时,虽然美丽但仍很决绝的背影,有了一丝彻骨的寒意。
姚遥离开公司不到一年,便听到曾经的工友告诉他,他的学姐嫁给了一个高管,婚礼的场面还很热闹,但唯图没有送一张请帖给他。
姚遥的第一次爱情可以说是青涩的,但第二次爱情确实有了几分成熟,要不然姚遥会受伤的更深。
就这样,姚遥也忍受着爱情所带来的伤痛,在毕业后也跌跌撞撞地混了几年,才遇上“鸿儒家园”招聘,才被曾明慧眼识才,招至麾下,后也被升至为维修部经理。
姚遥听曾明这样问,也大大方方地说:曾先生,说不渴望(爱情)那是假的。
可我曾经经历过,心里存有一些胆怯,加上我就是一工科生,干点实事比较在行,要在交际上、言辞上有仙女散花的惊艳表现,我还是挺欠缺的。
所以我在“鸿儒家园”这几年,除了不辜负你的信任,做好本职工作之外,闲暇之时就在运动场上渲染。
我跟陶经理也有这方面的交流和探讨,也深觉爱情、婚姻的方方面面很是令人困惑,似乎你想努力都不一定有结果,于是便只有等待了。
听着姚遥自我剖析,又有些自我调侃的言语,曾明也笑了。
曾明很清楚这种感觉,当初自己也是为爱所伤,又因为工作和有一双儿女要抚养,所以整整18个年头,几乎淡忘了爱情的存在。
有一句说:美好的爱情,大多数都是等来的。现在想起来,似乎也有点道理。
曾明对下属的关心自然是真挚的,但也深知爱情婚姻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什么神仙眷侣可以参照。
总之,“随缘”、“看缘份”二三字是最贴切的解释了。
曾明也不好继续把这种关心,又变成压力摊在两位爱将的身上,于是便转换话题说道:二位的心态和成长,我都看见了。
俗话说:“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比喻提前做好了事情准备,好事自然也就来了,同时也是寄托人们对美好愿望的向往。
所以“过好眼前,强大自己”,才是当务之急。
陶冶和姚遥自然很明白这个道理,自身不强大,别说影响别人,就连自己说话都没有底气。
“大道至简,实干为上〞,强大自己,影响他人,莫过如此。
精彩待续……
亿万人中遇见君,缘份二字妙难挡。
贵手沾福轻摩娑,点赞关注加收藏。
(文系原创,盗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