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地理知识与旅行资讯专家——地理答啦认为,只要了解了地图的制图惯例,这个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首先说说地图的概念,地图是按一定的比例运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等描绘显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划、社会经济状况的图形。它的特点是使用制图语言,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地图具有一套完整的地图语言和符号体系,颜色就是地图语言和符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目前形式众多的各类地图中,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通过不同的颜色直观的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即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立体感强,它既能表示海拔,又能表示相对高度,所以它既能表示地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各种地形类型。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各种颜色表示的高度范围,一般可以查看图上所附的等高线分层设色表来获知。
分层地形图的颜色一般是按照越高(深)越暗的原则设色的,通用的颜色顺序是:海洋用蓝色,平原用绿色,低山丘陵用黄色,山地和高原用棕褐色浅紫色表示积雪、冰川。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的深度。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雪线以上的地区通常用白色表示。
综上,青藏高原地区因为海拔较高,所以紫红色标示的部分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