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母爱《散文诗两首》整合初探

整合依据:同中有异。

相同:两篇散文诗都是表达母爱的。

不同:《金色花》是外国作品,是虚写,三个画面,表达亲昵。风格活泼生动。《荷叶母亲》是中国作品,实写,一个镜头,赞美母爱。直抒胸臆。

联系:冰心受泰戈尔影响,小诗创作登上高峰。

创新:把散文诗改成小诗。

目标:比较“母爱”的不同表达

        试着改写小诗

        体会平凡母爱

                            教学过程:

一、猜意图,明目的

问:同学们通过预习,说说为什么编者会把两篇文章放在一起?

答:都是写母爱的,都是散文诗。

问:你怎么知道是散文诗?

答:阅读提示里有。

二、读提示,融背景

1.大家一起读阅读提示,了解一下散文诗特点。同时,通过提示知晓两篇文章的内容。

(读一读,了解一下,提炼特点。)

《金色花》通过想象——表达依恋

《荷叶母亲》现实与联想——赞颂母爱

2.梳理两位作者关系:

展示资料,明确关系。

冰心受泰戈尔影响,写诗风格相似。

主要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截取细小的物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

三、找细节,读情感

分别寻找两篇文章最打动你的地方,并说说是什么触动了你。

《金色花》:三个镜头

母亲祷告时,我散发芳香;

母亲读书时,我在书页上投影;

母亲到牛棚时,我让她讲故事;

……

《荷叶母亲》:一个画面

风雨中荷叶用身躯保护红莲

——母爱的勇敢怜爱

模拟对话:

想象风雨中,荷叶和红莲分别说了什么:

如“妈妈,我好冷啊!”

“孩子,不用怕,妈妈来了!”

读一读,赏一赏:

几处细节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一位怎样的母亲?

调皮,可爱——孩子

慈爱,温和——母亲

四、写小诗,表情意

假如我是……《金色花》

母亲啊,你是……,我是……《荷叶母亲》

五、互评价,悟母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