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补足经济学思维?究竟什么是文科,什么是理工科?过去,我们都认为只是学的课不一样,怎么能有贵贱之分呢?但是,落实到思维方式上,确实完全不同。文科生讲究形象、具体、情感抒发,比如只用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非常具象的东西,就能够堆叠出那种抒发不出来的情感。理工科学生则往往讲究冷静、理性、逻辑这一套。
人类好像一直都有这两种思维方式,所谓大脑、小脑;左脑、右脑;系统一、系统二。从来都是这样分野的,为什么一定要分出高下呢?为什么说人类将要补足理工科思维,或者说经济学思维呢?这就得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
首先,文科生思维不好吗?它太好了,因为它是几百万年来人类进化的结果,可以说它是上天对人类最大的恩赐。此话怎讲?这就要回到进化的现场,我们人类是进化而来的,由此上溯到每一代祖先,一直到猿猴时代。请问,每一代祖先、每一只猴的核心使命是什么?不是理解世界和宇宙的真相,而是活下来,而且把基因给传下去。
可这也正是文人世界的魅力所在,因为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地投入那种浓烈的情感,做单向度的选择。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只能选是不会选非,只能选善不会选恶。“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就是文科生思维。一旦切换到理工科或者是经济学思维里面,把自由、爱情、生命搁在一块儿权衡比较,所有的美感马上就没有了,人格显得非常卑污。
为什么要给经济学冠以“魔鬼”两个字?因为它没有正能量。但是,如果没有比较和选择的思维,现代世界的真相我们根本无法把握。这就牵扯到经济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机会成本”。
在现代社会中,机会成本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我们面临的选择几乎是无穷多的。他的认知水平越高,看到的世界的联络和协作越多,他的机会成本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创业公司,面对的其他选择越多,就会工作得越辛苦。不是他们愿意工作,而是机会成本实在太高。
总之,机会成本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而是一个理解世界的方式。本质上就是要认识到,任何一个选择背后都要付出代价。你如果忘了“机会成本”这个词的话,请记住经济学里最著名的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不是说买什么都得掏钱,而是说所有的选择必有代价。
没有什么是值得不顾代价地去追求的。我们建立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再来看文科生思维,它的缺陷就很明显了。这是一个由是非、善恶构成的世界,有一些目标是值得不管不顾地去追求的。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很符合我们的道德观,很正能量,但是它忘掉了代价。
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绝对好的东西、绝对坏的东西吗?没有,我们看到每一个选择背后的代价,然后用精密的计算,用理性去权衡,最后找到一个均衡点,没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不顾代价去追求的。
了文科生思维的两大缺陷:第一,我们不相信数据,不相信专家;第二,我们只相信有一个单向的好事,不相信背后的选择和代价。所以,文科生思维虽然符合我们的情感需求,但是它真的挡上了我们了解真实世界的眼睛。
我们唯一的生存策略:相信专家。
现代社会的本质就是一个协作和信任背书的网络,我们每个人都身在其中。你可能会不服,万一专家错了,不是辜负了我的信任吗?那也没有办法,就像前面反反复复强调的:任何选择必有代价,从来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
所以,求知的过程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动态的、开放的过程,越是要求真,就越不能执着于真。
在现代社会,我们怎样做一个更好的自己,完成自己的认知升级,做一个更聪明的人、一个站在高处的人?我将自己在经济学的智慧中得到的启发,总结成了十六个字:承认代价,比较权衡,不问是非,只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