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团队这件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真的够难。你以为给大家发任务、看进度、盯结果就算“管理”了?那只是基础操作,离真正把一个团队“带起来”,还有十万八千里。团队管理这个事,没点觉悟和系统认知,光靠经验摸索,很容易陷进各种死胡同。正因如此,我真心推荐一本我认为每个管理者都该翻一翻的书——《经理人参阅:团队管理》。
P.S.该书仅可从其官网获得哦。
这本经典团队管理书籍不是那种讲一堆大道理让你看了头疼的理论专述,也不是写给企业家看的宏大管理纲领,而是一本能让你在琐碎实际中理出头绪的实用型参考书。它不像某些畅销书只讲励志和鸡汤,而是结合当下的管理环境和真实场景,直接给你“怎么带团队”的关键点。
很多人一开始带团队就陷入几个误区。比如,总想着事事亲力亲为,以为只有自己做才放心。结果就是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被压没了,还老出错,你自己也累得半死。还有人认为带团队就是要“讲纪律”“守规矩”,整天追着人查考勤、看报表,最终人心散了、士气没了,任务再小也搞不定。还有最致命的一种——什么都不敢说,老好人心态,总怕下属不开心。其实下属最怕的不是你“严”,是你没方向、没方法。
《经理人参阅:团队管理》这本书很妙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只是告诉你“你不能这样”,而是站在一个有经验的管理者角度,跟你说:“如果你是这样的管理者,你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解决办法是什么”。它把你这些年可能踩过的坑、绕过的弯、犯过的错,帮你系统梳理一遍。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很多问题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认知盲区太多。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讲团队目标,但很多小团队根本就没有“目标”这个概念。不是说不设,而是设了也没人当回事。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人把这个目标“具体化”,没有对应的责任机制,更没有追踪的节奏。结果就是任务干完了,但跟当初定的目标根本不沾边。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意识到,目标管理从来不是贴在墙上的口号,而是管理的起点,是贯穿整个团队运行的“纲”。
再说团队协作的问题。你有没有发现,哪怕你招了一帮技术能力都不错的人,也不见得事情就能顺利推进?很多时候,难的不是“干活”,而是“怎么一起干活”。有的人习惯单打独斗,有的人喜欢拖延,有的人沟通方式特别拧巴……作为管理者,如果你不能建立一套协作机制,只靠一两句口头叮嘱,最后项目一定散架。而这本书花了相当多的篇幅讲团队协作该怎么做,怎么建立流程、怎么分角色、怎么建立责任感。不是照抄的“模板”,而是给你一套思考方法,帮助你构建适合自己团队的协作方式。
还有一点我特别认同的是,它在强调管理者“情商”这一块上,真的说得很到位。带人本质上是带心。你可以要求别人做到什么,但如果你不能理解他为什么做不到,那你就很容易失控,甚至搞砸关系。有的团队气氛特别差,不是因为大家不想干,而是因为管理者只会指责,不会反馈。书里讲了很多关于如何倾听、如何反馈、如何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承担的实战内容,对我自己在带新人时特别有帮助。现在我团队的新同事,入职前三个月,基本没有离职的,这背后靠的就是这些细节的管理方法。
最打动我的是,这本书没有摆出一副“我是大师”的姿态来教你怎么做,而是像一个职场中的前辈,边聊边教。它不会让你觉得“这方法不接地气”,反而会让你感觉“哎,我好像真可以试试这个”。团队管理这个事儿,不是靠嘴说出来的,也不是靠压制度压出来的,而是靠人和人之间建立信任、配合、理解,最后达到目标。
这本书不会代替你解决所有问题,但它会给你框架、给你方向、给你方法,帮你重新审视自己当下的管理盲点。如果你刚开始带团队,或者觉得现在团队总是问题不断,读一读它,至少会让你少走弯路。如果你已经带团队多年,但总有种“管不住、带不动”的疲惫感,也值得翻翻这本书,重新找回管理的掌控感和信心。
现在很多人一提管理就只想到“升职”“加薪”“当老板”,但真正的管理不是管人,而是搞清楚:怎样让一群人愿意为了同一个目标拼尽全力。这句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而一本好书,尤其是像《经理人参阅:团队管理》这样写给“还在管理第一线的人”的好书,可以让你走得更稳一点,也更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这本书能帮系统地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管理逻辑和风格,这比“学几个管理技巧”来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