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老师的《自己培养自己》第31页提到的儿童视角,到引起我的思考,在合肥市杜青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每两周一次的读书会读到的《循环提问》中也提到外部视角,从外部多角度去看待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得到更全面的分析和诊断。李镇西老师提到的儿童视角、教师视角、家长视角,这些都是希望我们做到不同角度去看待教育。
3月21日,我组织全校班主任对18个班级进行“悦动心灵 阳光成长——疫情下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运用九分割统合绘画法让学生画出最近印象深刻的事情。身为教师,很多时候站在我们的立场去看待学生和家长,有些学生身上的问题,我们知道是家庭问题,但是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呢?那就得从外部视角去看,所以我们尝试着从儿童视角来看看学生的问题来自哪里,学生到底有哪些问题?果然,昨天下午和心理健康教研组的老师一同筛画,看到有些画真的是栩栩如生啊!
案例1:六年级的一个男生的九分割画——一个人躺在床上,手上拿着手机,嘴里说着:“快去写作业!”边上一个人拿着书包。看到这幅画,我们可能就会想到,这个小孩为什么不想写作业了,或是为什么写作业乱涂乱画了,因为他的家长在玩手机,画的很形象,儿童视角,的确能看到不一样的教育。
案例2:六年级一位女生的九分割画——教室里大家都在写作业,在讲台前站了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戒尺,细看一下,脸上的表情凝重,可见,她当时一定是看到了老师的严厉,从而印象深刻。儿童视角,看到了我们老师的面貌,可能平时我们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
案例3:五年级的一个男生,最近上课总是打瞌睡,学习成绩也是一落千丈,老师看着一个好孩子怎么就这样了,正好我们进行房树人筛查,结果在他的画里,画着他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因为他是离异家庭和母亲相依为命,而画中,写着“养家人”的这个人背着包袱走向远处了,从儿童的视角,这个妈妈应该是经常外出不在家,要么就是经常晚上不在家,导致孩子就是看电视,而且很是无力的坐在地上看电视。
其实,很多时候,从儿童的视角去看待家长,看待家庭教育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帮扶家长,更好的教育好孩子。至今没有尝试让孩子们去画孩子眼中的教师,准备下个月尝试来画画,从儿童视角来筛查教师的问题从而自省自悟,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所以,我们一同呼吁——教育要有“儿童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