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日记
先问一个朴素的问题——教育为谁?
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教育差别在哪儿?是观念吗?理念吗?差别在我们只体现在墙上纸上,人家体现在常态。
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但我们设置的塑像目光高高在上,没有眼前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的塑像却是坐在下面给孩子讲故事。儿童视角,我们要现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谁?是孩子还是领导?校园文化要呈现一种儿童视角。
去参观台湾一所学校,校门破破烂烂的,但和孩子没关系;校门只是展览给别人看的,校内才和孩子没关系。
没有楼梯,只有滑梯和爬梯。安全怎么办?这是中国式教育问题?(大陆式问题)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孩子打架很正常、受伤了是自己不小心造成的,给老师增添麻烦,必须向老师致歉。
我们的教育是过度式保护。
普林斯顿大学校舍破败(几百年)、校门破烂,为什么不修呢?
丹麦:不管幼儿园还是小学,都是考虑儿童视角。每天都有课外活动。天气从来不是问题,穿着不当才是问题。户外床铺,不怕冻吗?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呀!空气清新,有鸟叫……孩子们为所欲为,想干嘛就干嘛。我们成人视角追求“好管理”,但站在儿童视角呢? 丹麦人幸福指数最高,很富裕。(孩子受伤,家长道歉)
区别在于:我们的教育不被信任。
丹麦人游行为难民请愿,争取提高待遇。丹麦人收入一半以上要上税,社会福利特别好,文明程度特别高。从小接受“爱”的教育。
教育不是孤立的,和社会现状有关。丹麦自杀率高,缺乏奋斗目标?
教育细节——窗户上贴花,孩子把脸放进去,是一朵花的造型,给父母再见。
幼儿老师做什么?就是带着孩子玩啊!我们的理念不一样。
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我总想和孩子们呆在一块儿。我们少的就是人情味。只有当教师在长期活动中,做孩子们的朋友
教育——这首先是人学。
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摸爬滚打,(和孩子们一起跳蹦蹦床。)
理解儿童的精神视角
儿童视角的意义:理解孩子
了解孩子
理解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爱孩子就要懂孩子。工作做的越多,心理上却离孩子越来越远。一个学校最可怕的就是一群愚蠢的教师在兢兢业业。
缺乏儿童视角的教育——
学生最怕“刨根问底”的谈心:“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努力做一个不问孩子为什么的老师。)
“上岗上线”的教育:孩子没做作业……
“理直气壮”的羞辱:公开学生的考分和名次……
“直截了当”的灌输:教条式的背诵崇高的思想……
在学校里,不许讲空话,不许搞空洞的思想!要珍惜每一句话!当儿童还不能理解某些词句的含义时,就不要让这些话出现在孩子的视野中……
邓万霜老师的故事
孩子们集体写信请求邓老师来学校继续教他们。(李老师也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本、电子日记找艺术节)
艺术节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和西方的差别在于,我们只考虑自己管理方面,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我们说了,但做不到。(便于管理,却没顾及儿童视角)。没有创造性。
取消走正步,全班都上。创意无限。华尔兹、五十六个民族舞、太极拳、瑜伽、抖空竹等,开幕式历时四个小时。这就叫“儿童视野”
丹麦把儿童视野当成一种常态,而不是表演给旁人看的。
谢丹的疑问——我们要尊重孩子,(一个小故事)要命的是我给局长打招呼了,却没给孩子们打招呼。忙不是理由,我们常站在“领导视角”,而不是“儿童视角”。
杨苓同学要生日礼物——一个孩子因妈妈过生日求李校长写一段话送给妈妈做礼物。(儿童视角)
我一定做一个不让孩子害怕的校长。(有借书的,有借钱的)。
新校门落成,请孩子们写校名。当然可以领导写、校长写……儿童视角
每个孩子的价值都是独特的。每个特殊孩子都是教育资源。每次突发事件都是教育契机。每个教育难题都是科研课题。
王露霖,人的美丽在心灵。教育就是爱的传递。
王露霖(面部残疾)自己说出受伤的原因。五岁时家里用酒精灯,酒精洒在脸上燃烧,忍受了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痛苦。(黄美廉的故事:我只看我所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保持童心,相互感染:阳光、自信、开朗
谷建芬老师谱的班歌。
崔涛的故事
1.看了《爱的教育》,要和最调皮的孩子坐同桌,想帮助他。
2.背着书包追火车送李老师。
3.晚自习后,给后二十名同学补课。(最好的复习就是给别人讲)
4.背受伤的学生上学上五楼。善良,考上中科大。辞职做教育(和学生一起吃住)。
崔涛,是仰望星空的人。
看着学生成长是一种成就感。
胡夏融:胸襟开阔。
老师的意义在于教学生做人。
李老师丢了自己所有的荣誉证,却保留了学生送的所有东西,小到一张卡片、一个本子一封信(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恋爱的心态对待教育,恋上教育从一而终,终生不变。
安超故事(差生)——学会尊重
均衡、稳定,尽管有崔涛帮助,仍没有进步
(实话实说,也许错了,但一定是真的)
安超要转学,开班会——我们对安超的转学有什么责任?
后来家长又找来,想转回来。(现在教育太势力)李老师亲自找校长同意他回来,再开班会,隆重欢迎安超回来。学生依恋我,是我的骄傲!安超给同学们做报告(每一次突发事件,都是一个教育契机)
邹冰故事(坏)
初二带一伙男生去外校打架。带淫秽光盘给女生看(每个特殊儿童都是教育资源)
第一,相信孩子:点燃上进欲望。
面对后进生,我们一定要坚信:无论他看起来多么满不在乎,多么“流里流气”,多么不可救药……他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想做好人的愿望!(父亲打他出去后,找到教育机会,找到帮助他的人:胡夏融)让邹冰每天写总结。
第二,班级温暖:
只要有同学说他半句好话,就大肆表扬。集体力量很重要。
第三,集体帮助:
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的褒贬化为集体舆论
第四,维护尊严:
上央视电视台节目。(谈心本)你现在是公众人物了,要注重形象。
面对一群邹冰类学生,评选“进步最大的同学”,发报喜单。
第五,建立信任
只要孩子给你说悄悄话,你就走向成功了。
虽然不能在你班上读书,“只要每天看见李老师,我就满足了!”
(想开飞机,国航上班,看飞机开,每天调度300多架飞机)
教育学,就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
胡小欧
音乐界诺贝尔大奖获得者。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曲作者。(其父当年写给李老师的一封信,贺年卡)《唐人街探案二》作曲。《天衣无缝》作曲。《射雕英雄传》作曲。
李老师没教他作曲,但教他怎样做人。
什么是我心目中最优秀的学生?
教育的儿童视角——帮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卓越的自己!
走出校门的学生们至今铭记李老师教诲,致力在各自事业中践行,让公司的员工首先要尊重人。
帮助被帮助,都是最好的自己!每个人都是我心中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