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道森,这两天看到的一个名字。
一个正值花一样的年轻人,选择在25岁的生日结束生命。
他在他的遗书里这样介绍自己:农村,留守儿童,山区孩子,校园霸凌者经历者,摄影创作人,独居青年,追梦的人。
看他的遗书时我哭了,一个那么热爱生活,努力向上的青年,一次一次只不过想要获得一点点的爱,哪怕一点都满足。
只是每一次都没有得到,反倒是更大的伤害与催逼。
但他还是极力满足,极力奔跑,不愿流露一点心里的疲惫。
他把房子退租,把摄影器材打包寄回家,微博设置遗书定时发送。
他把每一件事都准备得很妥帖,生怕麻烦别人。
他只愿有玫瑰为他盛开,愿孤独绝望的人能得到爱。
他在遗书中提到爱字22次,虽然他没有得到,但他希望他可以为那些缺爱的人哪怕做这一点呼吁,都极好。
只是爱,谁能真正拥有呢?
谁又能真正给予那永不改变,永不变质的爱呢?
是你?是我?是每一个芸芸众生吗?
其实,我们谁都没有爱的能力,除非连于爱的源头,那位赐恩典的创造者。
但愿每一个缺爱的人都能得着那至圣至大的爱。
因为他正等你,他的爱永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