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到场力
布隆伯格认为,996的核心不是耗时间,而是到场。第一,不管什么场合,既然到场了,千万别一直看手机。第二,给自己打造一个技能标签。第三,对事忠诚,而不是对人忠诚。到场的目标,追求的不是广度,四处掺和,而是深度,在更多的地方创造价值。
职场不欢迎gap过的人。gap,就是间隙的意思。像gapyear,去年很流行。在职场上卷累了,出去放松个一年半载,给自己一个间隙。
据说现在HR圈子里还有个选人标准,叫做,三年两跳的不要,五年三跳的也不要,假如空白期超过三个月,也不优先考虑。
有的HR说的,忍受不了职场,要么是抗压能力不够,要么是你没在工作中找到热爱的部分,否则别说主动gap,就算赶都赶不走。
决定一个人晋升概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历、经验、绩效,等等。但是,最重要,也最可控的因素,其实是在岗时间。整天待在办公室,获得晋升的概率确实要高一些。
996的核心不是耗时间,而是,到场。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不管什么事,都保证自己不下牌桌。
到场才是核心,剩下的一切都是到场这个动作的副产品。生活遵循着一个规律,每天你都会遇到微小的出乎意料的机会。有时候抓住一个机会能让你一步登天。但大多数机会,都只能让你前进一小步。要想成功,就得一小步一小步来。
而抓住这些小机会的关键,就是一直到场。没错,你可能也发现了,到场的本质,不是卷,不是干耗着,而是随时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互动。
人都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比如开会、团建、聚餐,你只要出席,哪怕就往那一坐,静静地看着别人,你都在施加影响力。至于你的衣服上有没有污点,扣子扣得是否整齐,其实没多少人在意。大家看重的,是你这个人到没到场。
这个思路在今年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动作的本质,都是在让自己到场。
比如,餐饮业最重要的,是要干掉淡季。一年四季有淡季,一周七天有淡季,同样,一天24小时也有淡季。比如,蜜雪冰城为什么要卖咖啡?是为了在用户早起上班的路上,保持到场。再比如,最近做到万店规模的锅圈食汇,以前是卖火锅食材的,现在也卖烧烤食材。就是为了消灭夏天的火锅淡季,让自己夏天也到场。再比如,海底捞前段时间推出了一个子品牌,叫嗨唠火锅,客单价在50元左右。你看,这也是为了到场,当用户吃顿便宜点的火锅时,能想起它。
再比如,一个大酒店负责销售,总觉得每年中秋卖月饼这个事很痛苦。因为对很多大酒店来说,推广月饼不容易,耗时耗力,还可能赔钱。为什么还要做?其实,回到布隆伯格的逻辑,这不还是为了到场吗?月饼的毛利很高,万一有一款月饼火了,这个生意就划算。
觉得到场这个事有必要,有这么三个建议,或许值得参考。
第一,不管什么场合,既然到场了,千万别一直看手机。在看手机的时候,你和手机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交流场。这个交流场会把你跟环境隔离开。在别人看来,就好像你正在和某人聊天呢。这时候跟你说话,就像在别人聊天的时候插话,会有心理负担。
第二,给自己打造一个技能标签。也就是清晰地告诉别人,你擅长什么,有什么优势,能帮人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对事忠诚,而不是对人忠诚。也就是,到场的目标,是完成某件事,而不是讨好某个人。好感是做事的副产品。换句话说,到场的目标,追求的不是广度,四处掺和;而是深度,在更多的地方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