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剽悍晨读关于《设计心里学~日常的设计》一文,收获满满。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往往都需要经历执行以及执行后的评估这两步。比如“吃饭,有没有吃饱?睡觉,睡的好不好?做某某事,达成目标了吗”等等。
我们都照着惯性去做手头的事情,可有没有仔细想过,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还可以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去做?
出于什么目的?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更好?
有没有别的办法?
拿上提到的吃饭来说。为什么要吃饭?是因为肚子饿了吗?还是单纯到了吃饭的时间点了?那如果肚子没饿呢,还有去吃饭的必要吗?
之前就在一文章里看到一个这样的观点:小朋友在认真做某事的时候,不要轻易的打扰他们,让他们专心把事做完,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如果经常打破孩子的专注力,对他们形成好的专注度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这时候仅仅因为要吃饭而打断他们的思考,是不应该的,因为较之吃饭,显然让孩子专心的把手头的事做完,培养他们的专注力更为重要。肚子饿了,孩子自然会去找吃的,不是吗?
仅仅为了吃饭而吃饭,有时候是不必要的。
处理事情也一样,遇到问题,我们就条件反射般的着手去处理它了,一经上手,然后就照着规范流程推进,直到结束,告一段落。我们习惯了照着习惯去采取行动,为了做事而做事?这样正确吗?
在行动之前,我们是否应该先确定一下做事的目的;是否应该计划一下,准备一个可行的方案,确定下来,然后再采取行动?甚至考虑一下做这事情的必要性,如果可以不做,那么我们接下来采取的行动,不就画蛇添足了吗?可我们没有这么做,因为潜意识会带着我们自动执行下去。然后我们跟着重复千百次的习惯动作走,直到把事情完成。
是不是感觉哪里出了点问题?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大数学家华罗庚大师在关于如何泡茶效率更高的文章中给过我们答案,要统筹安排事情,而统筹安排的前提是将事项分解、细化开来。
而如果我们只是遵循习惯来做事,我们多半会不经过大脑的自动屏蔽掉很多细节,不会将事项进行拆分、细化,自然不会在意事项中的细枝末节了。想没有想到细节处,做的时候要兼顾到细节是很难的。只有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遇到了才会发现。发现了也不容易引起警觉,只是以为自己疏忽了。如此而已。想想这么小点事不足以影响大局。不能够引起重视,下一次很容易再次入坑。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我们没有将行动进行细化,而直接采取了行动。行动之前,我们得先考虑下行动的必要性。确定了要做,也要先排一个做事计划,确定一下行动方案。磨刀才能不误砍柴工。没有好的计划,没有统筹安排,行动过程中容易盲目,效率上肯定会大打折扣。而直接采取行动,那些习惯性动作让我们少了思考的时间,让我们省略了事前的准备方案,这些省略的地带,很容易成为我们的思维盲点,制约着我们的成长。而这些貌似微不足道的小地方,当我们回顾的时候,又往往很难及时被发现。于是我们常常在这些坑里徘徊不前。
而那些行业翘楚,总能及时关注这些细节处,这些模糊地带。每看到一个这样的模糊地带,他们都喜欢将其拿出来仔细研究一番,直到窥得了它的全貌,对它有了透彻的了解后,才将其搁置一旁。因为它包涵的所有的内容,已然被全部吃透,不会再让其制约自己的发展,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细节处见功夫,大抵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