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4《问题化学习》第十章

第十章    问题化学习的学与教评估

       自教育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来,中国基础教育正式进入基于核心素养的改革深化阶段。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汇入了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潮流中。

第一节     问题化学习能力目标

       问题解决与问题解决能力评估。问题解决通常被视为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对于问题解决的过程,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sessment)提出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即“探究和理解”“表征与构思”“计划和执行”“监控和反思”,并以此作为问题解决能力评估的基本结构。

       PISA2015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协作解决问题能力量表,从问题解决的过程(探究与理解、表征与形成、计划与执行、监控与反馈)以及协作技能(达成共识、采取行动、建立团队)两个维度,建构起12个基本考查项目。从这两个维度:个体学习维度和合作学习维度,四级水平:个体学习维度的四个水平——简单回应型问题化学习者、推理-理解型问题化学习者、系统-应用型问题化学习者、综合-创造型问题化学习者;合作学习维度的四个水平——参与其中的学习者、关注他人的学习者、协商冲突的学习者、共克时艰的学习者。(所列水平均为从低到高,见书237页起。)

第二节    问题化学习的评估方法

       对学习的测评,国内外通常由两张取向:一种取向是将学习看成一种能力倾向,另一种取向是将学习看成一种事件或学习活动。

       把问题化学习视为能力倾向的测量方法——所采取的测评方式是对若干个问题化学习事件进行整合与抽象而得出问题化学习的质量,通常是为了预测学生是否能够在某些情境下进行问题化学,它需要澄清问题化学习的构成。PISA中,能力测试部分将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分解为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三部分。

       把问题化学习视为学习过程的测量方法——将问题化学习视为一种学习过程或活动,因此可以通过考察动态的学习过程来分析学生的问题化学习程度,采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种:出声思维测评、痕迹分析和行为观察。

        问题化学习作为问题解决的通用素养,一方面相对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而言,其在学会学习与问题解决方面形成了更为具体、便于实践、可以检测的能力体系;另一方面相对于核心素养而言,其作为跨学科的通用素养贯穿于各科学习,促进并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趣游字母奇妙界,英语之路正启航——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展“字母初印象”英语课程 英语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
    梦启支教团宋老师阅读 45评论 0 0
  • 青鸟行动之社区服务 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是指大...
    机电青鸟在行动阅读 47评论 0 0
  • 执生肖之笔,绘五彩篇章——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展“十二生肖故事汇”文学课程 7月18日上午10时50分,中国矿...
    梦启支教团李老师阅读 44评论 0 0
  • 《AI:塑造未来社会的强大力量》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
    靠岸听海阅读 656评论 0 0
  • 对啊,我在98年开美容院院的时候可赚钱了当时我姐姐管账,就第一年过年,我初五开门,然后初八初九的时候,我给他我背了...
    张小梅_9afe阅读 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