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你还可以控制你的大脑。
01
前两天,25岁的表妹跟我说,在职场上混迹两年,发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可又苦于不自律,总是学无所成,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说你都是怎么学习的?她跟我描述了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
有段时间,因为工作需要,表妹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读一本书。
书的内容不是轻松的文字,所以不能一目十行,它需要认真阅读并理解。经过一番挣扎,表妹坐在书桌前,伴着常听的音乐,开始看书。
过了一会,她的目光突然停在了桌上的一个快递包裹上,这才意识到前一天晚上收到一个快递忘了拆。
表妹顺手就拿起了旁边的剪刀拆起了快递,原来是前不久在某宝上买的衣服。既然衣服都到了,那就试穿一下吧,反正花不了多少时间。表妹这么想着,也确实这么做了。
穿上之后,她觉得很满意,又跑到隔壁房间里给妈妈看。无奈妈妈嫌她眼光差,说衣服老气。
表妹气不过,与她理论了一番,最终发现和妈妈根本无法沟通,只好一个人悻悻地回书房。
正准备开始看书,桌上的手机亮了,久未联系的一个朋友发来微信,说自己要结婚了,表妹很惊讶,忍不住跟朋友多聊了几句。
聊完发现,午饭的时间到了,表妹这才惊觉:没时间了……
突然想起《我可能不会爱你》里面,25岁的程又青说的一句经典台词:
“有时候我们很想追着它,有时候我们又会被它追得喘不过气,它就是时间。”
好像越是到了这个年龄,人们就越能体会到,时间如生命般可贵。
所以,对于像表妹一样不自律的人来说,掌控不了时间,简直就是一种慢性自杀。
但大多数人的问题,真的是源于不自律吗?
其实,很多人缺少的不是自律,而是控制心智的能力。
02
乔治•博瑞博士对“心智”的定义是:心智主要包括:
①获得知识;
②应用知识;
③抽象推理。
他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他的心智直接相关。每个人的心智能力强弱不一;且这方面的差异可能存在着天壤之别。
乔布斯17岁那年休学后,把时间全部投入到感兴趣的课堂上。当时,他深深痴迷于书写,认为书写有着不同于科学的历史感和艺术感。
于是常常跑去上课,学习了serif 与sanserif体,以及如何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间距。由于纯粹兴趣使然,乔布斯也并未想到这些东西在他往后的生活中会有什么实际作用。
但10年后设计第一台Mac电脑时,他发现自己曾经所学的字体派上了用场,于是把这些东西都设计进了麦金塔,第1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电脑就这样问世了。
而这一切都源于10年前那看似没什么用处的美术字课程。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都是“不知道”。但正是由于不知道有什么用,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
有的人这样想:“管他有什么用,先学再说,学了总会有用处。”而另一种人则想:“又不知道有什么用,学了岂不是浪费时间,我还不如去学其他有用的东西。”
人们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竟然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决定,这就是心智力量的差异。
所以,不同的心智力量使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从而导致不同的选择,最终造成差异巨大的结果。
就像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中说的:
每个人所拥有的心智力量各不相同,而心智力量的差异,会使一个人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与另外一些人相比甚至可能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
上文提到的表妹不自律的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其实根源也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用心智力量控制我们的大脑。
03
为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律?因为我们的大脑太活跃了,并且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接受它的指令。
所以,我们常常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它却在不停地操控我们的注意力。
但我们要明白的是,我的大脑并不是我,我的大脑是(属于)“我的”大脑。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意识到,尽管你用大脑思考,好像它在指挥你的行为,但是,你要明白你不应该隶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你还可以控制你的大脑。
用一个例子解释这句话,或许你会印象深刻。
看过《美丽心灵》这部电影的人就知道,主人公约翰•纳什是历史上第一个广为人知的“用自己的精神战胜自己的精神病”的人。
电影中,数学家约翰•纳什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但他却在妻子的相助下,最终战胜了这个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他通过控制自己的大脑,终于不再为大脑中的幻觉所控制,并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
意识到“我”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并学会控制它,是开启心智的一个重要步骤。
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大脑,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尴尬也不足为奇。
我有一个朋友,毕业到工作之后的2年内,已经换过5个工作。他很苦恼,问我为什么总是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记得《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说到,很多人不快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正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
因为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很多人真的放弃原来自己做的事情,然后去做新的、所谓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最终都会发现,这件事想要做好同样困难重重,挫折不断。
没过多久,这些人就会因为做不好而失去兴趣,然后开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并将之且”合理化“后又说:“我真正感兴趣的不是这个……”
所以,其实兴趣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一件事能做好,并且做到比谁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数人好,你没办法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后来我跟那位朋友说,换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你的问题,你要做的是换脑子,换个思路考虑问题,充分发挥你的心智力量,才能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平顺踏实一些。
04
明白了自己的大脑是可控的,就可以试着提高自己的心智。
李笑来老师在书中提到一个对他影响深远的人——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
柳比歇夫一生笔耕不辍,涉猎极广,在生物学,物理学,哲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为了保证各方面研究的时间投入,多年来他坚持做了一件事情:详细记录每天的时间花费。
有一本讲述柳比歇夫独特的时间开销法的著作,叫《奇特的一生》,我摘录几条他的日志样本,大家体会一下:
乌里扬诺夫斯克。1964年4月7日。
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3小时15分钟。
坚定袋蛾——20分钟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钟
这种记录可以使人对时间的感知越来越精确,柳比歇夫对时间的感知精确到什么程度呢?在和朋友散步的时候,没有看表,便知道花费了“1小时35分钟”。
对于柳比歇夫这样的大师,我们不能仅仅把他所做的成就归因于自律还是不自律。
如果不能开启自己的心智,提高自己的心智力量,再自律的人,恐怕都无法在短短的一生中,致力于好几个领域的研究,并学有所成。
时间不会理会任何人,只会自顾自地流逝,我们无法管理时间,而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能像柳比歇夫一样,让自己精确地感知时间,就能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时候,更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
又恰恰因此总是基本上可以达成目标,最终才能轻松战胜我们对于时间的焦虑。
人之所以会在不自律的一生中虚度光阴,是因为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一不小心它就溜走了,只能空留一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叹息 。
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让自己控制自己的大脑,就能更加精确地感知时间,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自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