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小说,被广泛认为是写实主义小说的经典代表。
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警醒世人当遇到爱情与母爱相违背的时候,要谨慎前行,不要走上悲剧的绝路。
我喜欢读书,但对外国名著知之甚少,说实话,读不太懂。我对本书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早有耳闻,但从没有读过他的作品。
今天在翻看微信书友都在读什么书的时候,看见了《安娜.卡列尼娜》书,我听说过这本书名,但一直不了解其中的内容,出于好奇,随手点开了微信听书,听了起来,一开始听不懂,听了三个章节还是听不明白其书想要表达的内容。耐不住性子的我就问同事有没有看过这本书,这本书是什么内容,结果一无所获。她告诉我,看不懂就看电影。于是我下载了《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电影,下班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看下载的电影。一个多小时的电影一口气看完,结局太惨,看的心里有些不舒服。但心理大概对这部书的内容有了些许了解,也满足了我的好奇欲。
看完了这部电影,对其悲惨的结局心里感到很压抑!正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书的内容还没有看,只是看了一遍电影,自己对本故事有一些肤浅的看法,写出来表达一下,请读者不要笑话,我还会去再读一遍的,也许下次的理解就会有所不同。
生活在沉闷,毫无激情家庭中的安娜,被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疯狂的追求,也为了自己渴望的那份爱,背叛了家庭,放弃了孩子,飞蛾扑火般的投进了心爱的人的怀抱。短短的激情过后,她想到了孩子,在得知丈夫已告知孩子说她死去,并不让她见孩子时,烦闷的心情使她又开始怀疑沃伦斯基对她的爱是否忠诚,无端的猜疑使两个人之间出现了裂痕。安娜背负着抛夫弃子的罪名,加上心爱之人的不理解,她再也忍受不了内心的压力,想到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卧轨自杀。
她和伯爵渥伦斯基是在火车站相遇,这段冤孽恋情也是在火车站结束。我看不懂本书的内在含义,但肤浅的理解是,追求自由是无可非议的。但违背道德的底线是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打击尚且不论,但内心的不安会使人心力憔悴!
缘分是命里注定的,缘来不拒,缘去不怨。做人要有一颗平稳的心态。每个人来世上都是来修行的,切勿太贪心! 自由的生活人人向往,但别忘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生活不易,冷暖自知。在坚硬的世界里修的一颗温柔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