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丨胯界思维丨不定期更新 欢迎收藏
【趋势】五年后什么最好卖?
「全文共计1486字丨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https://ww2.sinaimg.cn/large/006tNc79gy1fd55bik9lfj31kw0jz1fh.jpg)
好奇引发的思考
三天前在深圳出差,朋友手中的小米手机挺漂亮,我拿过来看了下,陶瓷做工,相当精美,得知价格三千多之后,我上小米官网查了下,发现还有各种尊享版,售价超四千的都很多,我诧异了,原本感觉小米走的是2000元左右的性价比路线,现在怎么也开始也走起了高端(感觉上的“非性价比”)路线?
最近朋友圈刷屏的文章《五年后什么最好卖》作者是寒武创投创始合伙人韩冰,独家解读了未来5年的市场消费和投资的趋势。从一个新的视角揭示了一下这个现象,他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设想:
未来零售业会出现一种新型的“锯齿形”结构。
![图片来源 得到App](https://ww1.sinaimg.cn/large/006tNc79gy1fd651d0iw0j30jg0a40sy.jpg)
原文中很多文字在传统行业老板看来可能有些模糊晦涩,我们老套路按照说人话的方法进行重新表述:
- 五年后的商品主要分为两类
1.拥有极致性价比的商品
包括生活经常使用的刚需产品、快消品,同时也包括了数码IT产品,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各种高新技术生产的商品也会逐渐变成性价比的类型;
2.小众品牌将会兴起
这些产品性价比逻辑不起作用,通俗点讲价格不是区分这些小众产品的指标,这些品牌会吸引一些小众的人群,自发形成忠实用户,比如游戏行业,“魔兽世界”有它自己的一批忠实用户,其他人可能根本就对这个游戏不感兴趣,但是这个小众品牌就是那么火爆。
产生这种结构的原因是什么?
韩冰认为,出现这两类商品结构的原因主要在于:
- 原来我们买东西,可能想一想这个值不值?我能不能买到?但是现在我们正在从稀缺性经济时代转变为富饶经济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互联网信息特别丰富的时期。像购买力、产品、购买渠道等等因素,都不再是限制我们买东西的因素了;
- 大脑限制了我们购买的选择,大脑主要由两个系统组成:一个是敏锐、随时在线耗能少,但是很容易受偏见影响的系统;另一个是理性的、懒惰的、能耗高的系统。可以一个理解为“感性脑(易冲动)”,另一个为“理性脑(爱思考)”。
两类商品未来怎么玩?
1.对于第一种拥有极致性价比的商品(大玩家的天下)
——感性脑(易冲动)
我们的“感性脑(易冲动)”主要就是负责购买这类商品,因为物质极大丰富,我们的大脑已经没有办法将有限的精力放在所有的商品上了,只能通过价格来进行简单判别,所以价格优势将会呈现最大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性价比就变得非常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性价比商品的这个领域在未来五年,缺少资源的新玩家是没有机会的,这部分的战场主要是少数几个大玩家的争霸赛,在这个战场里面,没有任何技巧可言,一切都是最直接、最惨烈的比拼。
2.对于第二种小众品牌的商品(小玩家、新玩家的天下)
——理性脑(爱思考)
小众品牌通过各种维度的划分,来塑造商品极致的个性、极致的体验。这种个性与体验如果能够强大到吸引用户的“理性脑(爱思考)”来关注你,存活下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需要注意的是:小众品牌可以借助产品本身附带的信息,筛选留存用户。1.比如很多红人电商,就是在商品物理属性基础上增加了红人的人格属性,社会化属性。2.比如事件营销,用突发的事件来增加不确定性,吸引用户的注意,杜蕾斯每次在重大时间进行事件营销就是非常好的例子。通过这种方式对这些附带信息不感兴趣的用户会被自动过滤到,而小部分被这些附带信息吸引的用户,就会成为这个品牌的粉丝。
总结
- 性价比商品将会是大玩家的天下,性价比(价格等)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
- 新玩家的机会在于建立小众品牌,留住用户稀缺的注意力,利用品牌的附带信息筛选留存用户,才有机会存活下来。
附
原文中指出的一部分人群不舍得扔东西,但是留在家里感觉占地方的这个小角度也侧面反映了现在很多商品实际上存在着“物理成本(也就是空间利用率)”和“心理成本(情怀成本)”。未来五年很可能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出现“白给的东西宁愿不要”,因为这个商品的价值小于我保有它所支付的成本。举例:如果有人免费送你100元的商品,但是占地100平方米,你很有可能是拒绝的。因为会让你感觉该商品低于你心中对于它的空间成本定价。
如果你对未来五年的布局有所触动,可以找来原文读一读
推荐原文:点此查看
关注「胯界思维」
用免费的价格享受收费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