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同学吃饭,看到他刚换了个苹果最新款手机,拿起来把玩一下,结果手机一打开——大跌眼镜。手机里除了苹果自带的应用程序外,只装了一个“微信”,其它任何程序都没装。我开玩笑说应该直接用老年机。问为什么不装其它应用,告诉说不知道要装什么,而且有个“微信”和朋友发发信息、照片什么的就足够了。对照之下,我发现我手机里的应用程序有102个,认真想来使用频率最高的大概就是“微信”、“nike running”、“邮件”、“音乐”、“航旅纵横”以及“微博”。事实上,虽然乔布斯当初研发iPhone的一个出发点是让人们不用既带个手机,又带个iPod,但是我发现用iPhone的很多人手机里一首歌都没有装。甚至于很多人连苹果的账号都不曾注册过。正如网上所言“智能手机里70%的功能都是不曾用过的”。
通常来讲,我们都会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产品会包括更多的特性、选项和功能。因为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任何开发新产品的人都明白,为了吸引更多的用户,在产品上提供更多的选择(功能)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当我们回首很多产品的开发历程时,会发现,人们一直在做的,正是精简。事实上,人们的需求也倾向于“固定”,比如很早以前,我们知道“大哥大”是很拉风的一款产品,块头很大,非常吸引眼球,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越做越小、功能越来越多,但是现在,人们发现手机又开始越做越大了……
如今,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变得愈发重要,人们更想从产品或服务本身之外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我们认为在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和选项上要作一些精简。而这需要我们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非常自信,知道它的优点在哪里,当我们不完全明白用户是如何从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中受益时,也就是不清楚用户到底喜欢什么时,出于最坏的打算,我们会为产品和服务一点点的注入不同的新元素。事实上,只有当你充满自信时,你才会考虑到精简。你开始去关注那些让你感到骄傲的事物,而不会再出于最坏的打算采用保守策略,通过不断“添油加醋”来让你的产品、服务以及你自己避免遭受损失。
我们知道,乔布斯一直以来都追求极简,他会本能地简化一切事物,与众不同的是,他能够很快抓住事物的本质,去除不必要的部分。他甚至将苹果公司的产品理念定为:至繁归于至简,在苹果公司的第一本宣传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我们的设计思想就是:极致的简约,我们追求的是能让产品达到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品质。我们的理念就是一句话:让我们做得简单一点,真正的简单。”简洁并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也不仅仅是把杂乱无章的东西变少或抹掉,而是要挖掘复杂性的深度。
任何时候,对于精简的追求让产品的开发团队日趋成熟。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了解用户使用产品时的目的,从而“投其所好”,而不是“杂乱无章”一大堆,让用户自己去挑、去选。如果你减少人们需要走过的门的数量,那么会有更多的人通过你想让他们穿过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