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天
2015.3.2 周一 晴
风雨之后见彩虹
开始上班的这几天,路况出奇的好,似乎每天都是畅通无阻。也许大家都在过年,还未回到忙碌的生活。
肚子不舒服,所以没吃早餐。路过馄饨店,勾起食欲,打包一份带走。到了单位,停下车开始处理肚子里的馋虫。边吃边看单位里的人出出进进。似乎羊年给了大家一抹阳光挂在脸上,没了年前的焦躁与纠结,面部表情恢复到恬静可人。对着镜子看看自己,也似乎把岁月撇在一边,红光微微泛起,嘴角也在自然上扬……
到了办公室,不自觉又开始留意大家的面目表情,再一次确定,现在的大家是一年中最舒展、最平和、最能给人舒适感觉的时候。领导秘书给大家每人发了一份小礼品,说是过年去国外探亲带回来的小祝福。上面的文字显然不是我所能理解的。回想起第一次出国旅游的经验,到那个广袤又神奇的地方去,瞬间感觉到这种无知的陌生如何摧残着自己的自信。没法开口说话、没法辨别方向、更没法分辨周边的店铺到底叫什么名字。这样的文化冲击,让人恍恍惚惚不知所措。想想当年若是把女儿送出去,是不是也要经历这样可怕的变化?
工作步入常态,下午开例会。我们几个坐在靠左后方的位子上神游,想起最近看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当对某些人进行政治批评时,社员坐在台下,似乎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能让他们兴奋发声的是:调侃与既得利益。
晚上回家,看到婆婆已经给我们做了一桌好饭,心存感激。婆婆说,昨晚梦到孙女坐在马路上哭,说自己饿,吃不饱,所以早早来给我们做好吃的,吃饱了她就不会做这么可怕的梦。我看着女儿笑嘻嘻地蹭坐在婆婆身边,尝试着和婆婆一起感受这种代际间的情谊,暖暖的,心满意足。也许我对自己的幸福定义就是如此:经历过风风雨雨,回归平淡时,看到子孙活跃在人间各处。
徐少波
回复
老人家的说法,显然是“不对的”,但老人家的行为,却让我们体验到了浓浓的亲情。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亲人之间,追求的应是那份心与心之间的牵挂,那份心与心之间的和谐,而不应是“对错”与真理——如果没有了情感,没有了情感的交流,那家就不能称之为家了。这可以说是常识,但很多父母却忘记了,亦或是,他们从小也未曾体验过。家庭一旦缺失了情感,孩子想正常地、健康地成长是很难的,就像庄稼缺少了阳光。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情”人吧!
李克富
点评
风雨过后,一定是彩虹?
心理咨询的临床实践通常把压力源分为三类:重大事件压力源,如天灾、人祸,重大疾病;生活事件压力源,如工作调动、结婚、离婚;背景性压力源,如工作环境、长期不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
在适应这些压力时通常会经过三个阶段:
警觉阶段,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储存的能量,于是呼吸、心跳加速,血压、体温升高等等。
搏斗阶段,生理和心理资源被大量消耗,个体变得敏感、脆弱,即使是日常微小的困扰,都可引发个体强烈的情绪反应。
衰竭阶段,由于压力的长期存在,能量几乎耗尽,这时已无法继续去抵抗压力。如果进入这个阶段时,外在的压力源基本消失,或个体的适应性已经形成,那么,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仍能康复。如果压力源仍然存在,个体仍不能适应,那么一个能量资源已经耗尽而仍处于压力下的人,就必然发生危险。这时,疾病和死亡的发生都是可能的。
周末的休息,节后的轻松,旅游之后的愉悦,重要原因就是暂时离开了原来的背景性压力源,使得身、心都得到了一定放松和调整。无论对于谁,这种方式似乎都是必须的,不能等到“衰竭”了再被动的休息。如果,你感觉离开了原来的环境依然不能让自己放松下来,那就要多加注意了。
日记中的母亲,遇到的是生活事件压力源——原本听话的孩子突然不上学,还伴随着令人难以接受的各种品行障碍。相信任何父母遇到这种事情都会有“天塌了”的感觉,生理和心理的能量会快速地大量消耗,最终进入“衰竭期”,这位母亲就是在这个阶段前来求助的。机缘巧合的是,随着心理医生的介入,女儿也渐渐回归,此时的应急源逐渐消失,母亲经过几十天的修整,体力逐渐恢复,也才有了风雨过后的心平气和。实话说,无论此时的应急源是否消失,随着能量的大量消耗,一个人即使想有波澜壮阔的激情也基本不可能了——心平气和是能量耗尽后的一种积极的解释,只不过这种解释附加了应急源消失或问题得到解决这一条件。
重大事件压力源应该说给人造成的压力最突然,也最剧烈,适应起来也就更难。
所有人都讨厌压力,但压力的产生,或者说应急源的出现却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且,压力或者说适应压力的过程还会带来某些好的副作用,比如,压力就是动力。而今天我想说的是,压力或者适应压力的过程还会带来个人的成长,主要有如下三点:
自我的改变。在凭借努力度过压力事件之后,你一定会发现:自己比想象中的强大。这会提升一个人的价值感,以及再次面对压力时的信心。
与他人关系的改变。日记中揭示的母女关系的改变是清楚的,夫妻关系的改变也是明显的,甚至和公婆、朋友的关系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这是因为,作为社会的人,当面临重大的应急源的时候,在得到帮助的同时,由于自己经受过困难,对他人的痛苦也会更加的敏感,进而就会变成一个更有爱心的人。
人生哲学的改变。除了对自己和他人看法的改变,适应压力的过程还会改变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在被查出癌症的女性身上,表现出了这样的变化:她们开始对人生的优先级进行调整,对自己该重视什么有了新的判断,比如,会更欣赏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活得更轻松,更享受生活。从长期来看,适应压力的过程最终增强了“幸存者”们的精神信仰,使他们人生的意义感增强。他们会获得情感上的释然,并建立起新的人生哲学。
但是,压力或者适应压力的过程只是成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这就注定见到彩虹的一定是少数。